亲子沟通的重点
一、什么是“有效沟通”?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的接受。
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
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为免除不必要的误解,这两者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想要与孩子沟通,就必须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来调整说话态度与措辞。
举个例子:家长希望孩子养成吃完饭用纸巾擦嘴的习惯。
无效沟通:“哎呀,怎么又用袖子擦嘴,脏不脏啊,跟谁学的,很恶心人知不知道啊?”
家长的这些话中包含着家长对孩子的错误重复,其中家长责备的语气,对孩子小错误的追究,以及对孩子的负面预期都让孩子不快,很容易潜意识就不愿接受家长的建议。
有效沟通:“给宝宝纸巾,吃完饭要用纸巾擦嘴,这样才干净卫生不会生病,如果用衣袖擦嘴很可能会生病,要吃苦苦的药哦。”
有效沟通是以被沟通者为出发点,家长希望达到的目标,温和的劝解以及将会造成后果,家长都通过语言明确表示出来,家长让孩子做选择,是要生病还是纸巾擦嘴这两个选择,降低了孩子的抵触,让孩子更乐于沟通。
二、“有效沟通”的3个重点
1、有效果的沟通:确认每次沟通要达到的沟通目标
我们沟通得很好,并非决定于我们对事情述说得很好,而是决定于我们被了解得有多好。——安得鲁S.葛洛夫
所谓沟通,是态度迥然的双方就某个问题可以达成共识。无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想要劝解孩子、肯定还孩子还是希望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家长需要把自己的态度清楚的表达,不含糊其辞也不会被孩子误解。
我们很难明白孩子的在想什么,家长如果不表达清楚,孩子很容易误解家长的意思,沟通目标没有达成,于是沟通失败。
2、有效率的沟通:强调沟通的时间概念
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词的甜美。——葛洛夫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间要简短,频率要增加,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沟通的目标。
没人喜欢别人都自己说教,甚至家长对孩子的唠叨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想要有效沟通,每次与孩子沟通的效率需要家长放在心上。
家长需要在每次沟通时掌握沟通的话题,引导沟通方向,降低沟通时长。
3、有笑声的沟通:强调沟通中的人性化体验
戴尔·卡耐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的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沟通要使参与沟通的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只有心情愉快的沟通才能实现双赢的思想。
很多次家长与孩子沟通失败,其实是家长端着架子,不愿意尊重孩子,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其实很多次,家长换个温和的语气,孩子就接受了家长的意见。
三、家长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1、沟通对象的确认
很多家长可能看到这就有点迷惑,亲子沟通怎么还要注意沟通对象的确认。我想说,就是因为是亲子沟通,沟通对象是孩子,所以家长在每次沟通前都需要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孩子,我是和他沟通,不是在责骂他。
太多家长把责骂孩子当成沟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认沟通对象,注意沟通措辞,是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2、沟通中的肯定
沟通是双方的,沟通时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家长也需要肯定孩子的内容,不仅仅说一些敷衍的反馈。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孩子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孩子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
这会让孩子觉得他的沟通得到家长的认可与肯定。
3、沟通中的聆听
上天赋予人类一根舌头与两只耳朵,以便让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以两倍于我们说出的话。——叶庇克梯塔斯
聆听不是简单的听就可以了,需要您把对方沟通的内容、意思把握全面,这才能使自己在回馈给对方的内容上,与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致。
很多时候,家长没有耐心,没等孩子说完,家长就急不可耐地打断孩子的话,这样很可能无法与孩子达成共情,降低了沟通效果,甚至让孩子不乐意与家长沟通。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沟通,但是很多时候无所谓的、没必要的、无效率的、过于伤人的沟通其实完全可以省略。我们在工作中追求有效沟通,为什么也不在亲子交流中追求有效沟通?
减少无效沟通,实行有效沟通,才是亲子沟通的关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