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最大问题
孤独症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交障碍和狭隘兴趣,重复刻板行为。社交障碍
主要表现为孩子缺少目光的注视、联合注意、社会性微笑、肢体语言的配
合。狭隘兴趣,重复刻板行为主要表现为同一性,做事情固执,刻板,坚持
同一种方法,不习惯改变,不断重复。情绪体验简单,情绪冷漠,主管体验
缺乏,破坏行为,攻击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情绪控制不易等异常行为。那
么针对孩子异常行为常用的管理方法都有哪些? 一,如何管理孩子情绪及
行为问题,首先要分析行为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关注行为问题本
身,还必须关心行为前后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引起行为问题的原
因。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大多都是由一下几点引起, 1,因需求而引起的行为
问题:如孩子由于要吃喝或者玩不表达而哭闹或仍东西,家属猜测到孩子要
吃或玩,最后给了他所要的东西,孩子不闹了,这就强化了孩子这种闹的行
为,所以以后遇到要玩或吃喝还会出现哭闹的行为。 2,寻求关注:对方或
周围人的关注也会强化其问题行为。如以前治疗一个12岁小女孩,她上课
就爱发出异常的咯咯声音,她一发声,同学就都会看她,这就强化了她发出
这种声音的行为。 3,害怕逃避:问题行为可以使人逃避厌恶的状态。
些小孩子习惯抓人头发,特别是长发。当妈妈去亲吻孩子或拉孩子时孩子就
抓妈妈的头发,妈妈就松开孩子或停止亲吻的动作,那么这就强化了孩子抓
人头发的行为。 4,自我感觉刺激:行为问题给孩子带来感官刺激快感。如
孩子两个手来回在眼前搓揉(大多都是由于孩子认知能力差,不会玩玩具而
无聊的玩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强化、消退和惩罚等方式来改
善。强化正确的行为,惩戒问题行为。 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
是行为发生后会出现好的事物。负强化就是行为发生后不好的事就消退。消
退就是行为前后没有变化。 惩罚也分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就是行为发
生后就会出现不好的事。负惩罚就是行为发生后原来应有的好事没有了。我
们常用的基本处理方法为消退加差别强化。对其他行为的差别强化(DR
O):指对问题行为以外的适当行为进行强化。即强化问题行为以外的所有
行为。当然还有对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DRA):选择可以替代问题行为的
适当行为来进行强化。如孩子喜欢拍桌子,你可以让孩子拍球来替换拍桌子
的动作。对不兼容行为的差别强化(DRI):即在可以抑制问题行为的适当
行为中,选择性的强化那种与问题行为在物理条件上无法共存的行为。如孩
子喜欢看双手,你可以让孩子双手玩玩具来改善或减少这种行为。不管用以
上那种方式都是通过控制行为之后发生的事来改变其行为。当然还有前提控
制,是通过控制行为之前发生的事来消退行为。 二,服从行为训练 服从行
为是指儿童能按照别人的指令去完成某一行为或活动。服从行为是儿童进行
社会学习的基础,服从行为差的儿童不仅不能完成训练计划,而且也很难遵守
社会规范。因此,服从行为训练是儿童行边训练早期一项重要的内容。服从
行为可分语言行为的服从和动作行为的服从。服从行为的记录,可按百分率
计算,如让儿童完成5次或10次行为,记录他能完成的次数。 儿童的服从行为
可分为五个层次,训练时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第一层次:不懂大人所说
的任何话或单字。 第二层次:只能在一定的背景下理解服从简单的指令如
“该穿衣服了”等。 第三层次:能理解服从大人指令而做些要求的动作以及
摸拿不同的物体等。 第四层次:能根据指令要求而区别性地做出至少25个有
细微差别的不同动作。 第五层次:能够遵照大人指令而做至少100个涉及到
不同物体、行为、人物的不同动作。 三,模仿行为训练:是个体观察和仿
效其他个体的行为。是学习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模仿能
力差的孩子影响其智能和言语及社会行为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