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提问:她的孩子男孩8岁了,无明显兴趣; 一直是妈妈自己带孩子,感觉孩子现在很叛逆,变得很没礼貌,厌恶学习,不愿做作业。现在油盐不进,打骂不怕,说不听,哄的话是得寸进尺,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才好。
从文字中也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无奈和焦虑。她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于是在孩子上学后就比较重视孩子的作业。可是却发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厌恶学习,这又会让妈妈很担心,怕孩子以后的学习跟不上,可能也考不上什么好的中学,就会很麻烦。可是偏偏事与愿违,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发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无论是打是骂,好说歹说,就是没有用。孩子偏偏就厌烦学习。
这个孩子八岁,应该二年级,不排除一年级上学前家长在陪伴方面不够的问题,应该趣味性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功课都应该是缺失的,或者是逼着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的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并且在一年级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阶段,我们错误的本末倒置,去严加盯防孩子的作业,结果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负面的体验,对学习产生了负面的认知。
例如,一年级会有一部分孩子对于老师讲课内容理解接受得比较慢的情况,特别是上学前缺少趣味性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孩子,往往在数学加减法方面的理解会有些吃力,于是在写作业的时候就难免不会写,家长反复讲也拐不过来那个弯。有经验的家长就会接纳孩子的这个问题,然后用比较趣味性或者深入浅出的方法陪伴孩子去理解、搞懂,可是有些家长比较急躁,就评判孩子笨蛋、不认真、脑筋慢,用负面的方式去吼叫、催促甚至打骂孩子,结果就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不敢对家长怎么样,就会去排斥、抵触学习,慢慢地变本加厉变成厌学。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能理解,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真的会害了孩子。一旦孩子走上了厌学之路,再把孩子拉回来就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而且结果也未可知。那这个家庭当前的情况怎么办呢?
说说我的建议:
1、家长要通过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
有好的亲子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孩子现在正处于7-9岁的父母与孩子协商的二元关系阶段,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很明显不是协商,而是控制,这就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他变得越来越叛逆也在预料之中。可以预见过几年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会失控了。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让家长放下自己的执念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你是要自己的权威还是要孩子的成长,要后者就必须要学习。要不然你没办法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也就没办法改善亲子关系。新的模式才能有新的结果,否则,就只能在原来的结果上恶性循环。
有些家长会说,明明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怎么搞成是我要学习,而且我也很忙,每天工作那么忙,没办法学习。或者说那些学习的课程都是骗人的,让你花钱什么的。
如果我们是这样的心态拒绝学习,那么我们的建议就失去了意义。孩子的行为是家长教育模式的被动反应,如果我们还是用老观点、老方法对待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孩子读书也就那么几年,到了初中青春期,后面的路会让人叫天天不应。
2、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这个陪伴很有学问,有些家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陪伴孩子,我想去哪里就让孩子跟着,整个过程缺少趣味性,无聊而漫长。也有的家长带着目的性,陪伴是为了教育孩子、说服孩子,搞得孩子很反感,慢慢地就不跟你玩了。也有的家长一边陪伴孩子一边教训孩子,习惯挑毛病、指责问题,也会让孩子失去兴趣。
只有真正接纳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且真心为了孩子身心灵健康成长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陪伴要有围绕孩子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纯粹为了他而来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3、用发现的眼睛看问题,学会欣赏和肯定孩子。
家长要学会积极看问题,能够在陪伴中看到孩子积极的部分,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盯着问题不放。孩子总是能成为我们嘴里常说的样子,你如果总是盯着负面问题,就一定会收获一个负面的孩子。只有学会积极看问题,能看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再用我们鼓励的方式去欣赏孩子,才会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他被家长看见、被关注、被欣赏、被肯定就会让孩子身心愉悦,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时候他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就被激发出来了。走上正轨并不是难事。
有些家长会觉得,我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你说了三点,还没有关于学习的事。
那么我想和你说的是,这三点你搞不明白,想改善孩子的学习问题,难上加难。
我们只看到了孩子厌学的行为上的表现,却忽略了行为背后内在的心理需求,而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你再管束孩子的行为都没有用,他已经不是三五年前那个家长说了算的一元关系里的孩子了。
这三点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先不用说太多,这三点做不好的话就谈不上后续了。如果孩子的积极性上来了,内在驱动力驱使孩子去学习,(也不排除听不懂、跟不上的问题)那时候不妨找一个有经验的补课老师或者应届大学生帮孩子辅导,应该会有很好的收效。
不管有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否则,若干年后,那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我们度日如年、寝食难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