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而”字的特殊用法(而战的意思)

每当我认为已经掌握了某个字的用法时,就总是会遇到一些特例,突如其来出现在眼前,动摇自己满满的信心。“而”字就是这样的例子,也可以说,所有最常见的虚词都是如此。

今天读“范雎说秦王”,其中有一句是: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

“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中的“而”字,就令人费解。一般的虚词词典,“而”字可作连词、代词、助词、词缀等等,但这些义项置于此处,都不太合适。

比如,似乎可以作转折连词用,可译为“自己作为一个渔翁却在渭水北岸水边钓鱼而已。”不妥。

比如,似乎可以作递进连词用,可译为“自己作为一个渔翁而且在渭水北岸水边钓鱼而已。”还是不妥。

其他“而”作连词,表并列,表顺承,表因果,表假设,表偏正,统统与文义不符。此处“而”作代词、助词或词缀,就更为不妥。

而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全注全译版本,均置“而”字而不顾,以意译大法规避之。

有的译为“只是一个在渭水北岸垂钓的渔翁罢了”。

有的译为“是个渔父,在渭水边钓鱼。”

有的译为“只是垂钓于渭水北岸的一个老渔翁而已。”

还有的译为“身份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

除少部分必须意译之外,大多数的意译都是取巧,或偷懒。如果本着学知识、学本领的目的,则意译就更为不妥,因为那样学不到东西。

目前学校也是如此,老师在讲文言文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含糊过去。含糊过去肯定没问题,教育部门规定大纲要求就可以。但是,你含糊过去的地方不要考呀。但事实恰恰相反,某些倡导大语文高居庙堂者,只说读熟就可以。难道读熟之后,这个“而”字的用法就能因为熟而知之?

我很怀疑。我总认为,语文,或者说文言文,本质上不像数学那样吃智商,它只吃积累。而积累,总要有人告诉孩子们吧?孩子们都不知道有这种用法,难道要等孩子们自己去研究不成?难道研究的工作不是像王力、杨伯峻这样的专业工作者的事?他们研究过了,认为这个“而”字,具有某种用法,小朋友们记住有这种用法,今后遇到类似的句子,拿来用就可以了。

可叹社会上皆认为,文言文,只要背就可以了。幸好没人说数学只要背就好了,也没人说,阿拉伯语只要背就好了。

书归正传。我从有限的工具书中查到了一些端倪。

《虚词诂林》P260载杨树达《词铨》,解“而”为陪从连词,与“之”字用同。举例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耻其言之过其性;

“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君子耻其言之不见从,耻其行之不见随;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德之流行,速于置邮之传命;

杨伯峻《论语译注》P155,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中的“而”字时,说“而”字用法同“之”。

杨树达和杨伯峻,都是文言大家,其言可信。

回到本句“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则“而”的用法也等于“之”。那“之”字在这一句中起什么作用呢?

“身”是主语,“为”是谓语,“渔父”是宾语,而“之”是标志定语后置,即“身为钓于渭阳之滨(之)渔父耳”。

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中的“之”,则是取消“言过其行”作为句子的独立性,使“言过其行”像一个名词性结构一样,成为“耻”的宾语。

综上所述,杨树达先生既然认为“而”字与“之”字用同,那此处的“而”更应该是结构助词,而不应该连词。说“而”字是结构助词,更易于孩子们掌握。

原文: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

试译为:范雎道歉说:“(我)是不敢认为这样是对的。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周文王时,(吕尚)自己(不过)是一个在渭水北岸水边垂钓的渔翁而已。像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交往生疏。

以上。

《战国策》中“而”字的特殊用法(而战的意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4-23 上午8:43
下一篇 2024-04-23 上午8:49

相关推荐

  • 延边大学休学申请流程

    延边大学休学申请流程 休学申请是学生应对学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休学的机会。以下是延边大学休学申请流程的相关信息…

    教育百科 2024-11-17
  • 因病休学不能超过几年(学生重病休学最多可连续休学多久)

    学生重病休学最多可连续休学多久 近年来,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许多学生患上了各种疾病。其中,重病也成为了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学生患有重病,需要休学进行治疗。那么,学生最多可连续休学…

    教育百科 2024-07-04
  • 沉迷手机对孩子造成多大影响(手机沉迷什么孩子)

    手机沉迷的孩子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手机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方便。然而,手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孩子手机沉迷的问题。 …

    教育百科 2024-09-02
  • 自己不上学而朋友上学

    我不上学,因为我的朋友们都在上学。我从小就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我的父母一直鼓励我努力学习,但是他们也知道我无法像他们一样地学习。 …

    教育百科 11小时前
  • 如何让孩子少玩游戏有网瘾的学生

    如何让孩子少玩游戏有网瘾 网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青少年中间。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失去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学业和日常生活。因此,如何让孩子…

    教育百科 2024-09-23
  • 高中休学会不会影响高考录取

    高中休学会不会影响高考录取 高中休学是许多人在学业方面遇到挫折时的选择。然而,休学对于高考录取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高中休学会不会影响高考录取的问题,并提出一…

    教育百科 2024-08-08
  • 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的差异很大,彼此之间毫不相关。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陌生,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相似度极低。 大相径庭可以用…

    教育百科 2024-12-23
  • 人文精神的本质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人类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探索。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人类追求幸福、智慧和美德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人类与自然界、社会和宇宙…

    教育百科 2024-05-08
  • 2025惠州十大私立高中排名最好的民办高中有哪些

    2025年惠州十大私立高中排名出炉,引起广泛关注。这场教育资源的竞争不仅展现了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更是众多家长和学子选择理想的摇篮。据统计,惠州地区的民办高中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以…

    教育百科 2025-03-27
  • 2024新高考九省联考成绩怎么查 在哪查分数

    2024 年新高考九省联考成绩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纷纷查询自己的成绩。为了帮助大家查询成绩,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在官方网站查询:考生可以登录九省联考的官方网站,在成…

    教育百科 2024-05-0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