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不上学了有什么出路?
5年前我考上大学,有个项目是上我们镇里一个大型酒馆。如果去那样一个酒馆,那里的人个个都很高,只有我一个人上了五杯,但是别的人还是在听摇滚乐,大部分人也在听这歌儿,可是我不喜欢这个,我不想去。
06年前后我就开始在村里读一个村子的小学,那里的孩子都特别聪明,也特别贪玩,但是学习成绩还是有问题,班里成绩最差的,因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就是因为父母的疏忽,使他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他说:“自己小学和初中都在镇上,就是一个人住。”
这个小孩上学就像是合租房,从住在城里的房间里,又没办法和同学住在一起,他很幸运,在外在一个很有钱的家庭。
于是,他经常想着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他站在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的思想就变了。
他跟随着妈妈去打工,挣钱也是这几年才挣到的,学费都是坐公交车去上学的。
他说:“虽然说出去打工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我感觉挺好,不知道能不能出去挣钱,赚钱真的很辛苦。”
但是,这个时候,他非常想上学,他也很想念书。
他将来想做很多工作,挣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虽然没有这么做,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回到校园,去读书。
而且,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其实也算是个成功人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老师、同学、朋友都很少,特别是有些老师非常讨厌。
他说:“不可能的,我确实找不到他们的好。”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他在学校的烦恼,其实并不仅仅是学术论文、修钢琴和舞蹈。
他还有着个坏习惯,就是闲不住。
“在学校,老师动不动就会批评我。”
“因为作业写不完,老师就不和我玩了。”
“其实,我自己的世界观还是挺不错的。”
“我觉得,我是个好的阅读者。”
“是,你不需要像我一样每天都看书。”
为了让孩子融入校园生活,刘称莲建议她多带孩子走出去,多与社会接触,扩大交友圈。
在接触的过程中,她女儿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美术老师,立志要做“画出美丽的风景”。
当她进入画室时,女儿被录取了。
画室里的孩子们都是因为家境好、长得好而被夸奖,自己却只能被淹没。
老师在培训班布置的作业,自己孩子却根本就没完成,老师只留了大量的“作业”。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尽早学会独自品尝生活滋味。
让孩子享受生活的苦,他才会珍惜生活中的甜。
04 让孩子了解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日本著名作家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一书中曾指出: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期,第二个阶段是儿童期,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
第一个阶段,儿童期(10~18岁):好奇、易怒、不稳定
。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任务,都是为了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而青春期(6~18岁)则是孩子性格的叛逆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
第二个阶段,青少年期(19~25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期
(指个体对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
第三个阶段,成年期(25岁以上):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期
(指个体对自己在不同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和态度的主观感受。
第四个阶段,独立期(指成人照料和照顾孩子):独立期(指的是亲子双方在同一性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生关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