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不愿与家长沟通,也不愿与家长交流。有时与家长沟通会感到很痛苦,本来家长很关心孩子,想帮助孩子走出抑郁,但在孩子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父母就很容易发火,经常发脾气,事后,家长甚至连道歉也没有办法做到。
本以为孩子只是一时生气,过几天,孩子就好了,但家长没注意,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孩子就又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
一个“寒假”,孩子“抑郁双向”,家长只关注成绩,孩子已经抑郁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2020年的春节,有些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有心理问题,怕说重了孩子逆反,所以选择辞职,让孩子在家里自己教育。”
北京市某中学副校长刘希区某中学心理老师刘希(化名)说,“我们该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找不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管得太多了。”
去年寒假,该校心理老师刘希(化名)因家庭教育问题,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刘希母亲介绍说,“我们也想知道,孩子究竟怎么了,每天都是逃避学习,也不愿意跟我们说话。”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刘希并没有表现得像孩子这样情绪化的情况。“从这学期开始,他变得消沉沉默,不愿意跟我们说话,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说什么也不愿意跟我们说话。”刘希父亲说。
其实,从始至终,刘希并没有和父母说过一句话,这也是他们求助的信号。
对于父母的建议,他认为父母不接受孩子有心理问题,所以不会给他任何建议。
刘希的父母认为,儿子的情绪问题其实只是青春期的叛逆,大逆袭而来,并不符合这个时期的思维方式。
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处理这种因家庭矛盾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的问题。
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所以只好在愤怒和绝望之下将孩子送入医院。
谁都知道,当时的警察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但是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 理解孩子的叛逆
有一部分父母面对孩子的叛逆,经常会去指责、批评孩子,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在这里,笋干老师分享一个案例:
一位心理医生朋友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他有一个14岁的孩子,正在读初二。
孩子从小就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很少让父母操心,他说,自己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深受老师的喜爱,从小到大都是老师父母的骄傲,同学的榜样。
然而到了初三那年,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经常逃学去网吧,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成了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
无奈之下,父母把他送到了戒除网瘾的“地方”,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上一个重点高中,然后考上重点大学。
可他却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休学,休学一年之后,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开始出现了问题。原本开朗活泼开朗的孩子,不知怎的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一谈起游戏,就仿佛生活在一个无光的阴影中。
01、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对其劝说无果
小晨妈妈说,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玩游戏,拿手机就能玩好几个小时,从输入密码到调出密码,再到调出密码,小晨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妈妈身后,寸步不离。
“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音乐,一看就入迷,一转眼,就放不下脸。”
小晨妈妈一气之下,把家里的网线断了,喊着要去给孩子买手机。
谁知道孩子不为所动,非要家长买手机,要苹果手机才肯吃晚饭。
小晨妈妈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于是她推了孩子一把,让孩子走到阳台外边,待会直接把手机给回学校。
结果,孩子没走几步,她又推了一把,孩子就摔倒在地上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