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的倾向_

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的倾向,但是由于自己的无知和不自知,造成了与孩子的严重后果。

1.不听劝告,擅自劝导

很多父母的观念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去纠正,于是用父母觉得是孩子不听劝告而产生的后果。那么当孩子不听劝告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去阻止孩子,甚至不考虑孩子的情绪。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2.一直教训孩子,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父母的训诫是说教是应该的,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些孩子天生就是“逆反”的,他们习惯了父母的安排,并不会轻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一旦给他们贴上了“不求上进”的标签,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不满,并且会用他们认为很好的方式去证明父母的“权威”。

但是当他们长大后,当他们遇到事情时,他们会下意识的去想一想,我要怎么做,我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父母就会下意识的责骂孩子,而孩子也会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因为他们认为“反正爸爸妈妈妈说了不听,所以才会采取这种方式”。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学会更多的沟通技巧,不要总是居高临下的,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所以,学会蹲下来,学会倾听,学会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这样才能收获孩子的信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步: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在这一点上,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明白,只有父母的真正的爱与关怀,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正的关爱。真正的陪伴是有互动的,每次的陪伴都要有回应,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也就是说,父母真正的爱与关怀,不是陪着孩子看电视聊游戏,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高质量的陪伴,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才有可能产生被父母真正爱的感觉。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思维,就是认为孩子必须无条件地被爱,但爱的本质是放手,爱的本质是信任,真爱是不需要通过干涉、控制、包办、乞求,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命的意义。”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从来都不是从出生就开始的,是在孩子3岁前,在孩子一步步地走向独立的过程中,父母的及时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1、叛逆的本质,是“寻找自我”

曾经有位妈妈,给儿子的信,妈妈的回信也让人动容。

“儿子,我想跟你说,在你小的时候,我没有替你找爸妈这样的机会,为你以后的人生旅途走得更顺畅,你得自己预先体验一下这种经历,对吗?”

“妈妈,猜猜你以前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为什么?”

“就是这样啊!”

“不过就是这些麻烦,你别担心啊!”

“你以前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当时我不知道,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那你怎么办?”

“我不知道。”

“那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

“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儿子问。

“那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你可以把它拿过来。”

“那好,你可以拿去做你最喜欢的事情。”

“那我请你把我想要的那件事拿过来。”

“那我需要先买包糖果吃,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拿过来。”

“嗯,这个问题你说出来以后,妈妈肯定会更好,你还有什么可以让妈妈看好的呢?”

“看完这个玩具,我想让你把它放回去。”

我们可以有多少分,就会有多少分。

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满足他,而是要具体说出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掌控感,这样的掌控感,会帮助他减少一些任性的情况。

如果孩子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也会得到满足。

第二步,做第三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

这一步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就是告诉他,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孩子共情。

在达成一致的约定的过程中,要避免一些“误区”。

比如,有些孩子为了能够在玩手机期间不打扰自己,就会耍赖不写作业。

这时候,父母如果以鼓励的语气对孩子说:“宝宝,我们还有5分钟,要准备一下玩具,我们现在要收拾玩具,你可以把玩具收拾好吗?”

那孩子听到父母的共情,他就会说出自己的需求,那么父母就会对孩子做出及时的反应。

这种有共情的陪伴,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很爱父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4-26 下午5:54
下一篇 2023-04-26 下午6:07

相关推荐

  • 我有强迫症35年了治得好吗

    我有强迫症35年了治得好吗 强迫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常常反复做或者想一些事,但又无法控制。强迫症在青春期比较常见,患这种病症的学生性…

    孩子心理健康 2022-04-08
  •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然而,当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时,这种关爱也会变成一种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点咨询…

  • 孩子对读书没兴趣,成绩太差怎么办-(孩子成绩没有进步怎么办)

    孩子对读书没兴趣,成绩太差怎么办?(孩子成绩没有进步怎么办) 小王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思想开小差,或者大声乱插嘴,小动作不断,经常忘带书本和…

  • 怎么关爱孩子心理健康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1“等一会儿就吞药,希望有人可以帮我报个警。” 11月17日晚上10时32分,1…

    2022-05-18
  •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记录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记录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学生姓名:小明 学生年龄:13岁 辅导时…

  • 不迁户口能去异地上学吗

    在学校的教育方面,迁户口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异地上学并没有绝对的影响。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不迁户口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上学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迁户口能否去异地上学的问题。 首…

  • 名人青春期叛逆和父母动手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然而,对于某些名人而言,青春期却充满了挑战和叛逆。当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时,可能会采取一些激烈的措施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本文将探讨名人青春期叛逆和…

  • 怎样做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提升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网络上大批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这些高考生的身上。不少已经毕业了的网友纷纷回忆自己当年高考时的记忆,也有不少刚毕业的高三同学在请教学长学姐未来大学的问题。 当然也出现…

    2022-06-14
  • 为什么孩子到高中成绩就不好了

    为什么孩子到高中成绩就不好了 随着孩子们进入高中,他们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高中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孩子们需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同时他们也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考试和学术…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08
  • 预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是当前社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预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