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大人的原因
听过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班上总能发现三类孩子,而且最大的孩子,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精神分裂。”
的确,家有不听话的孩子,大多父母都感到很头疼。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进行打骂。但打完孩子之后,又觉得愧疚,特别是看到孩子不听话,更觉得不应该打骂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不过,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打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连李玫瑾教授也曾在演讲中说过:“孩子该打就要打,不打不听话,第一,他没有独立的能力;第二,他虽然无能,但是身边有家人的支持,他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第三,他虽然有独立的人格,但是他的很多思想都是跟父母不一样的。”
可见,不听话的孩子并非是坏孩子,只是父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跟上孩子的思维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父母就要学会“示弱”,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
1.用示弱来代替命令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出于关心、爱护、担忧、不想管,但是父母的语气实在让人“害怕”,不妨试试用示弱来代替命令。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今天你是穿裙子还是穿裙子?”或者是“今天你想吃什么?”
虽然在父母看来这种方式可能孩子会比较能接受,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用示弱的语气只会让他们觉得父母更加强势,也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这样的沟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反而让双方都觉得更加烦躁,矛盾又会愈演愈烈。
这个时候不妨放低姿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当孩子向父母打开心扉,交流的事情也许就会变得更加顺利了。
7.用标签效应沟通,减少彼此的误解
马克吐温说过:“我听了一遍遍地的道理,却依然感觉不到丝毫的作用。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我就可以改变我的人生了。”
由此可见,用标签的方式来沟通,是完全不同的沟通方式。只要父母能够“用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捕捉到孩子情绪的变化,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就可以运用标签效应的方式来沟通,避免亲子关系变得僵硬。
第一个“贴标签效应”:以偏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贴标签效应”,它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效应也叫做“贴标签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说,当被贴上某种标签的人,会将自己的性格和所处事方式都做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的内容,并且这个标签内容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种效应也叫做“贴标签效应”,当孩子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就会出现一种心理暗示,孩子会朝着这个标签上所贴的内容所靠拢,这也就形成了标签所代表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孩子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所以我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种行为习惯时,一定要尽快帮助孩子纠正过来。
1、逆反心理
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跟父母对着干,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也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已经长大了,已经懂得事情是有绝对正确的,如果这时候父母不让他们做的话,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愤怒,有时候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2、唱反调
孩子在出现叛逆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听你的了!”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听别人的想法,对于父母的要求他们总是言听计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