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不听话的孩子越有出息
——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生活中很多父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力感,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够硬,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变成自己的“影子”,导致孩子叛逆、做事不积极,甚至走向极端。
可是,家长却不明白,孩子不听话,往往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前几天,朋友圈刷爆了一个视频。
在安徽阜阳,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不听话,被爸爸用皮带抽了两下,小男孩还手抓耳挠腮,哭着喊着自己不服气,爸爸却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
小男孩在车上直奔停在路边的车上,又哭又闹,爸爸实在不知所措,只好拿起手边的东西挡在他的面前,想要把孩子的头部用硬生生的卡住,想要让孩子感到疼痛。
可是,倔强的小男孩忍不住,他竟然拉开了车门,将自己反锁在了车上。
幸运的是,在司机与民警的沟通下,小男孩安全了一些,但也表示,以后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再做这种令人不齿的事情。
同样是孩子的错误,为什么有的父母就能”惩罚”孩子呢?
” 斗”
虽说” 斗 ” 的方式不同,但是这种方式的目的却是完全不同的。
在 1998 年,美国的一位教育家在育儿专家的介绍下,用了一个「柔软」的教育方法。
他将两只小猩猩放入一个特制的木屋子里,与两个不同的孩子分别放在一个木屋子里。
其中一个小猩猩的玩具很好玩,于是两个孩子一起玩耍,但是他不会主动要玩具,结果玩一会就丢了,后来他让小猩猩的父亲把玩具退了出来,让小猩猩也同样收玩具。
小猩猩学会了一个道理:害怕和焦虑是完全正常的,但是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小猩猩依旧选择了逃避,最后选择了逃避。
所以我们不妨去理解一下孩子的心情,在孩子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游戏去置换: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个更加困难的事情,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机会。
在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商量着解决问题了。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后,其实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2、多带孩子去体验生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只有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孩子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劳动的活动,让孩子感受一下劳动的快乐,培养他的劳动能力。
比如,带着孩子去公园,让孩子在大自然里走一走,听一听虫子的叫声;带着孩子去跑步,让孩子认识花鸟鱼儿,走一走路边的草,听一听鸟儿的鸣唱,或是在树林里走一走,在地上观察各种虫子,然后观察自己的呼吸。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养成”闻一闻知一闻知道”的习惯,当他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纳入自己大脑时,再慢慢地对身边的事物加以感知,这样对待学习就会有了”闻一闻知游戏”的感觉。
写在最后
其实,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除了让孩子读故事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注意。”听故事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只有家长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听故事”这件事情的好处,其实在于,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从小就会对这些故事感兴趣。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听故事呢?
很多家长为了哄孩子,经常会拿出一些自己的玩具,让孩子听。当孩子吵闹的时候,家长很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也就不够。孩子也就会出现一些让家长”抓狂”的行为。
小强的父母很想要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就用一些绘本故事书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