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过抑郁症的孩子,我们是不是有一个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呢?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情绪是在外界环境变化中形成的,如果我们总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影响孩子,那么在性格和行为习惯上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孩子这种自身的不适应和不自信,很可能会转移到行为上,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都比较消极,被老师和学校给的压力太大了。
【案例】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小兰今年上初三了,由于在学校是寄宿生,所以学习就成了父母的心头大事,父母都很关注她的学习,在父母的眼里,小兰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就是最近这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在家里玩手机,上网吧,甚至逃课,最终在课堂中被老师找了个正着,家长开始对其进行各种清洗,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有十天,父母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就让小兰的父母带着她去看心理医生,想着这次如果再不行的话,孩子就毁掉他们的一生。但是小兰的父母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就算是撞了南墙也没用,只是让小兰父母重新认识一下心理医生,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让小兰去医院看看。
孩子们到医院时都没有看到自己的身体,还是不承认自己有病,为什么?因为父母给的钱多,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医生的作用。
父母让小兰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小兰并没有到自己所说的那个医院的心理医生那里去看,而是很暴躁的说,我看不出来。她只是说,你还小,你不懂这个心理医生的良苦用心,你不懂得这个道理。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心理医生的理念正确,不应该告诉他们,可以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他们只是觉得,抑郁症的人都是夸大了自己的病情,并且认为自己的心理疾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对于心理医生,也许能让小兰打开心扉。但是,你现在知道的那些心理医生的水平远不止于这些心理医生们,而是因为他们的态度,他们对你不够信任,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你相处,但是,如果你肯向他们敞开心扉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认为你有心理疾病,或者他们会认为你就是精神病。
所以,很多父母就带着这种精神疾病,去和孩子相处,孩子就会很抵触,对他们讲很多的大道理,结果可能是无用。你只知道你讲得越多,他们听的越多,但是你讲的话却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父母要想打开孩子的心结,首先要理解他们,才能真正地沟通。
3、父母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其实,父母与时俱进,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要把跟孩子的相处变成学习,跟孩子互动变成学习,跟孩子一起进步,才能有效地提升亲子关系。
4、与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
有的时候,父母觉得自己说得挺有道理,但是在孩子看来却是大道理。父母要用爱的心态跟孩子沟通,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而且是不可逆的,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不可逆的,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对孩子的成长,我们都要重视起来,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怎么做
1、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面管教》中说到:“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家长也要学会放松,学会松弛下来,避免对孩子的管教变得过于严格,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所以说,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松弛下来,而不是硬碰硬,家长们要懂得松弛下来,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有的时候,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孩子变得难以管教,而是家长身上没有给到孩子所需要的温暖和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