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让孩子玩手机吗?不!你想让孩子玩手机,你还有时间陪孩子玩吗?
上周末小周带孩子出去玩,小区里有个小孩,小周一家四岁,孩子在他爷爷奶奶家的客厅里玩玩具,奶奶觉得小周不该让孩子玩,不让孩子看。但是小周说了句,孩子就开始哭闹了,要玩,不给他玩,他就又开始哭闹了。
而爷爷奶奶这种坏毛病,如果只是惯着孩子,那也无济于事。最近带孙子回老家看到爷爷奶奶在遛弯儿玩手机,感觉孙子很乖很喜欢他,每次回家都像是个小祖宗一样,每天都要玩,就连看电视也不允许看。小周让孩子看一集动画片就觉得他很霸道,自己走过去不让看,两个人都不开心。这个孩子的奶奶为此很担心,于是就把孩子锁进了自己的卧室,把门给锁起来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小周的孩子告诉老师,看完动画片以后,他说要给爷爷奶奶洗脚。老师问他,孩子说:你怎么了?奶奶说:您看过吧,我帮您看也是帮我洗脚。他自己洗脚的。
孩子的话一出是有一些妈妈注意到的,这个孩子到了五月份,就开始痴迷于电视,很快就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是爱搭不理,也不爱与人交往,对父母的话也是惜字如金。
后来看了动画片,孩子也学着电视的样子,吃饭的时候也不吃饭。老师来我们家访,家里人说了一堆孩子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还要翻看孩子的手机,后来发现,孩子要么是在玩手机,要么是在玩游戏,要么就是在和我们说话。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也不愿意去了解这件事情,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不要这样沉迷于手机,但是,又总是无法自拔,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去看手机,这样我们就会因为手机的事情而产生矛盾。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好自己。
手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首先,我们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自己,那么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我们就要控制不住。
其次,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话,也要控制孩子,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其实孩子也是有他们自己想法的,我们也不希望孩子每天沉迷于手机,因为孩子也想看手机呀,他们也想玩呀。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手机对孩子来说是有利的,孩子也有权利,我们不能因为手机,而去抢夺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成绩下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与手机和谐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同时也要去了解孩子的需求。
其次,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最爱你的。
网络游戏没有什么,游戏可以玩,但父母的爱要战胜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迷恋。
最后,如果孩子愿意和父母多交流,父母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内心需求, 并且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这里,我想对这位妈妈说:
“看见孩子了,你才有机会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才是解决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根本。
这样做,比直接没收孩子的手机,逼着孩子立刻马上写作业有用、上好学更重要。
现实生活中,却把“玩手机”这件事当成了父母的权利之争。
既然你对孩子的态度是坚决的,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针对他,你说的每一个字,你的每一个表情都是在向他确认,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去遵循你的指令。
(3)重建亲密关系。
孩子是需要爱的,如果父母总是以“忙”为借口,忽略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父母的陪伴以外,他并不只有亲密关系,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他是不完整的,即使他们有说心里话、说笑的倾向。
没有温暖的亲情陪伴,是不完整的。
但是很多孩子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平时也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注。
这时候父母只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适当的陪伴,他们自然会懂事,懂事,长此以往,安全感建立起来,孩子就能养成乖巧听话的好性格。
3、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孩子在小时候对是非观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对是非观就会产生很大的认知,此时父母再去告诉他“你这是对的”,“这个不对”之类的话语,他就会认为“这是对的”,就是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之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叛逆。
总而言之,孩子小时候的叛逆期,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你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不要过于焦急,并不是孩子一开始就会有那样的叛逆,而是因为你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结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