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上学了怎么办?现在的孩子太难带了,上学这么累,这么多事我都要操心,这让父母感到发愁。
带不上学的孩子,真的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难教育了。
原因一:害怕学习吃苦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对一个有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经常听到,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就焦虑。
为此,他们忍不住就会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完美。比如看到孩子不爱学习,就说,唉,看看你,成绩差不多也没什么。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
任何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都是父母心中的宝,他们承载着父母全部的期望和关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是无条件的。但这种爱往往是有条件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勒索、绑架、抛弃。
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以“无条件”的方式来绑架孩子时,孩子的大脑就会长时间战栗。
这种方式看上去效果非常好,但其实是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甚至引发孩子性格内向,拒绝和外界沟通。
孩子在与父母长期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内心很难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对孩子的“无效沟通”
那些真正的“无效沟通”,都是以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代替孩子去过好生活。
要想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必须对自己的真实行动负责,做一个令家长满意的人,而不是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所以父母的真实,才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01 孩子恐惧的不是学习本身
让孩子爱上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爱上学习。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从做起,而不是从自我提升到自我提升。
其实,想要孩子爱上学习,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去做这件事。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自己的经历。
他发现,自己儿子如果每天回家都惦记着游戏,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也只能是处于中等。
所以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就算是现在回到家也会玩游戏,而且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可以看书学习。
每当他的儿子有这个意识的时候,樊登老师都会让他去监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不要把学习当成是给父母给老师学的,让他自己想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即便是这样,孩子还是一看到父母就会感觉到压力,还会觉得他们在“管着”自己。
在父母的监督下,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学习太过松懈怠,所以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他们也会把学习当成是给父母学的。
而如果父母很少去监督孩子,那么他们的成绩很快就会下滑,而且一旦下滑,父母就会对孩子进行责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能够好好学习,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樊登老师建议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去询问他们对于自己学习上的看法,
而不是去指责他们,从而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03
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很多家长会把这种压力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那么自己的面子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
特别是成绩差的孩子,内心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这种厌恶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也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如意而训斥孩子,时间久了,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继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成绩不好时,应该做到对孩子的态度要客观,要发现孩子的进步点,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对孩子多些关注,并且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4、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且要一起制定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目标可能是眼前的成绩,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未来的人生。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既要考虑到他们的现有能力,也要考虑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再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目标,
这个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而不是过高,才能让孩子有信心,从而做出符合他们实际的努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