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战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3000多元
据媒体报道,6月18日,江苏省消保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法律办公室、省妇联、省检察院、省公安局出具的“手机游戏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公益诉讼案(下称“强制措施”)落在一起,抓获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未成年人,详细案件经过详细的审理,并经过多方面的调查,以案释法,依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究竟是给广大家长、老师一个启示,还是一种警醒?
崔勇赫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广西南宁的13岁女孩小雯,小雯是名初中生,是留守儿童,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才会导致成绩下滑,后来,小雯放弃学业,参加了高考,但这却让她失去了“后门”的好朋友,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玩伴,小雯顺利考入大学,每天躺在宿舍里打游戏,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后来,父母在警方的帮助下,小雯从虚拟世界回归了现实生活。
2020年3月27日,南宁起航拯救知教育发布,民警对小雯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辅导,小雯表示,从2018年开始,自己戒除网瘾,不再痴迷游戏,她开始积极学习,报考了南宁起航拯救大学,并成为了一名辅导员。
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辅导员张雯认为,一些孩子沉迷网络,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认同,孩子们找不到内心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很多孩子网络游戏都是跟父母生活中的关系不好,在游戏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背后,经常出现的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现实中难以获得认可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中跟同学关系不好,跟老师的关系不好,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网络游戏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其他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所以网络游戏就成了他们情感的寄托。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用网瘾来逃避现实,逃避现实,有的孩子可能用手机作为替代品,因为手机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02 孩子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自我认同感
在《少年说》里,有一位初一男孩就在吐槽父母只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只关心他的考试成绩。
他把父母和奶奶的关心都用在了游戏中。
明明上次考了95分,这次是96分,可是父母只看到了他的不足,没有看到他的努力,更没有去肯定他的付出。
所有的孩子,只要被肯定,他们才会更加努力,也会向父母希望的方向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在不断地“放大镜”,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优点,并且努力地建立起“自尊”,也就是说,通过父母的认可,他们也会向着父母口中的那个“完美”的孩子努力。
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孩子的每一次“大获全胜”的成功,都会给他们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能行”。
当孩子越来越优秀时,孩子获得的,会更多。
02
在一次次的“大获全胜”中,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自信和安全感,这是孩子获得内在自信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越来越差,越来越差,越来越差的时候,一定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出了问题。
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网友的求助帖子,他说:
“我的儿子今年13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成绩也不好,是班里倒数第二名,还是偶尔会玩游戏,但他不会生气,因为我知道他不生气,他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够被看到,只有进步才是真实的。”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仅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还可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只有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才会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