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了生孩子可以吗抑郁

三十多岁了生孩子可以吗抑郁

父母问到怎么办?这个问题,俨然成为我问过无数人的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历过父母的种种痛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抑郁,那可能真的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有心理学研究显示,那些懂事的孩子通常对自己的照顾和别人的照顾更加周到。

在这个年龄段,生孩子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经提出一个“情绪ABC理论”,里面就是指一件事说发生的事件,是由情景所引发的情绪,我们看到这件事之后的感受,就会变成情绪。

也就是说,孩子会将情绪与行为连接起来,并向父母看到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能从父母这里获得经验,当父母从情绪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就能够在孩子内心建立起与父母的连接,而不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

那些“习得性无助”的孩子,通常都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 没有信心

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就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自我否定,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放弃学习。

2. 缺乏自信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是非常缺乏自信的。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行,父母会帮忙,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很笨,能力不行,什么都做不好,自己学不会,这对孩子的未来很不利。

3. 不自信

父母望子成龙,逼着孩子学习,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是不是很笨?”如果孩子有畏难情绪,就会有不愿意去尝试的想法。而且长时间畏难情绪,就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严重不足。

4. 不踏实

父母的期望会“绑架”孩子,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感到内心无比焦虑。

他们会为了让父母看到“更好”的成绩,就努力学习,每天做作业、背书,从不松懈怠,只为了能够在同学中得到一个好成绩,让父母感到高兴。但是一旦成绩不如意,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认可,这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会让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最终也就导致了孩子成绩一路滑坡,再也没有办法进入到学霸的行列。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想办法帮助孩子缓解这些压力,让他们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将他们的内在潜力具象在自己面前,就能够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并且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1.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要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果在平时应该做到言传身教,那么孩子在下面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2.关注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学习不认真,或者不写作业时,就会情绪激动地打骂孩子,以此来逼迫孩子学习。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吗?其实不然,父母只是用发脾气的方式来逼迫孩子学习,其实孩子的内心并不喜欢学习,相反,他们更愿意用发火的方式来对抗父母。

这时候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佳时,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是:“这次考试没考好,我再努力一下,一定能考好。”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情绪不佳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关注孩子的内心,为孩子排忧解难,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况,总结考试中有效的地方,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好好学习。

当孩子能够听进去父母的劝诫之后,他内心会更加的有底气,也会努力学习。

第2个步骤:鼓励孩子,全力以赴

孩子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陪孩子一起攻克难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4-15 上午3:49
下一篇 2023-04-15 上午3: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