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轻度抑郁症不想上学怎么办?不想学习怎么办?
处于轻度抑郁症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沉迷于玩游戏,不想上学怎么办?
为什么做事总是提不起精神,一打游戏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为什么一提学习就浑身难受?
在这里,我来告诉你,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办?
当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先不要着急,越急越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专家告诉我们,家长们可以先从帮助孩子和自己分出界限。比如,日常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 日常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是我们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一犯了错,我们对他的责骂、唠叨会让他变得胆小、畏缩、自卑,为了逃避斥责或者威胁,他就只能通过打游戏来逃避。
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他有一种责任感和担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忘记了打扫卫生,我们可以让他帮忙把床铺好,或帮忙整理衣服,也可以让孩子替自己洗衣服,帮助家长分发饭菜等。
· 为孩子创造机会锻炼的机会
孩子也是生活自理能力的一部分,让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玩具、倒垃圾、摆放餐具等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收拾房间等。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这样,孩子才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
· 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会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太脆弱了!”甚至在公共场合时会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再坚强一点好吗!”
这样的话,其实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会让孩子认为:在所有的情绪中,父母都只看重自己,不会理解自己,而父母也就不会帮助孩子。
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
什么是超限效应呢?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逆反的心理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话说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自己有一只大麻烦。”
当父母总是催促孩子,要求孩子快一点儿钟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反感,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抗。
有的孩子为了不上学,干脆就躺在床上玩手机,而有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还会在家里装病不去上学。
这种教育方法,让父母在旁边不得不说两句话:
“我天天说你要好好学习,你怎么就这么懒?”
“你再这样下去,你以后就废了!”
“要是不好好学习,那就早点出来见你想吃的玩什么!”
“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没出息!”
这些话,真的很伤人伤孩子。
因为在有的父母嘴里,就有孩子的影子。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经常说这三句话,他们不仅不会听,反而会认为自己身上的问题,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01
你怎么这么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看过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负面例子。
齐明月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间听到妈妈跟外婆说:“你就是不想学习,以后你就出去打工吧”。
听到妈妈的话,齐明月瞬间爆发,她说:“我讨厌你,我讨厌你,我现在不想活了。”
剧中的齐明月的外婆是一位强势的母亲,对她严格要求。不管是外婆的原因,还是妈妈的原因,她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家的好。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当她跟妈妈说自己考了95分,妈妈把满分拿给她时,她高兴得合不拢嘴,以为妈妈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成绩。当她拿到试卷时,妈妈说:“满分!”
尽管妈妈觉得自己的做法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种方式真的值得称赞吗?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要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人格。如果孩子的人格不健全,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从而导致孩子的内心自卑。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这样去理解:孩子不是考试的机器,他是有自己思想的,也需要和我们分离。孩子的思维模式是非常独特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当我们把孩子放在和成绩的对立面时,当孩子的自尊自爱却被忽视时,当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梦想,还给了孩子时,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去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沟通,不需要技巧或者技巧,父母只需要一个眼神,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诚意,自然也会配合父母的教育。
03
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从何处来?
1、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孩子也需要有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