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某个游戏孩子就开始发火抑郁,这就是被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等影响到的结果。
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也许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沉迷游戏,影响学习。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如果游戏真的影响了学习,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些家长会说:“你这游戏有什么用?一个游戏打得好,你一辈子都没得消停。”
但我想说:游戏是“精神鸦片”,让孩子对游戏上瘾,那就真的是游戏公司的错吗?
“对未成年人而言,游戏障碍是一种疾病。”盛利霞表示,根据中国青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的调查,有多少孩子在玩游戏时能同时完成多件事情,甚至达到了让家长无法容忍的程度。游戏障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6-8岁的幼儿园中,约有3000万孩子受到近视的困扰。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10年的近视患者增长超过3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极低,平均每天超过1小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现象,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已经成了不少家长的常态。尤其是在假期里,随处可见,孩子往往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甚至不吃饭、不睡觉,长时间待在家里,对于孩子视力的伤害更大。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不及时控制,严重时会发生高度近视,甚至是脱离、失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4岁以下儿童要远离电子产品,3-6岁以后,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如何预防孩子近视?
北京中医药大学黄医生说,青少年儿童近视是有很多原因的,家长要做到“四个一”,即“要孩子不近视,家长不近视”,而家长要做到“和孩子一视同仁”。“但是,有些家长的观念有些不正确,给孩子配眼镜的时候,就把问题看的过重,把问题看得更加严重。尤其是一来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比较少,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往往就会比较“粘着家长”,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要让他们回到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和阳光,每天保证孩子户外活动1小时左右,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暑期班以及多运动
最后,也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不管孩子是宅,还是户外活动,都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视力,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带上近视眼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