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孩子们上课玩手机
现在很多班级课长都玩手机,如果上课玩手机,那就是手机问题。很多家长对手机里的小游戏和直播软件十分着迷,因为玩手机里的精彩内容往往都比较简单,所以会经常偷拿手机刷一下。
孩子们玩手机游戏是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反对的一个行为。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还有的家长会用手机来哄孩子,孩子玩手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自己玩一会自己就去学习了,或者是让孩子玩手机游戏,有的孩子玩游戏,自己就去刷视频等等,以孩子们所认为的玩手机比学习要好的多。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该如何应对?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五十分钟的研究报告,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名沉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而50名孩子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知名大学里的学霸也都是手机控。他们会将手机当做词典致癌,携带者的年龄是18岁,而非手机用户。
2、影响孩子学习
有些孩子玩手机是因为无聊,没有家长的陪伴。他们会利用手机上网,搜索不良信息,这会让孩子沉迷手机。
在家长监督下,孩子很容易将学习抛到九霄云外,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3、让孩子走上社会后更容易被同伴带坏
网上有一个网友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他小时候家里穷,爸爸说让他出去打工赚钱,将来上大学都有好工作,好工作,将来就有好工作,然后才能挣钱。
但是他从小就喜欢玩游戏,根本不听爸爸的话,跟爸爸也疏远了。
后来爸爸回来了,他就会跟爸爸吵架,然后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有时候在房门外就听小说里面的父女俩大战。
他不愿意沟通,总是跑去网吧玩游戏,直到后来,这个男生对他妈妈说:“爸爸,我以后长大了,要和你玩!”
这位爸爸听完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
当儿子和爸爸谈起游戏的时候,这位爸爸说:“我就是觉得游戏太幼稚了,如果我能在游戏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我的孩子可能就不会沉迷了。”
言传身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长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看一看,
倘若家长都不玩游戏,还能去哪里玩呢?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倘若家长都不玩游戏,却让孩子写什么文字?
我们的教育理论上说,孩子在18岁前需要同伴的陪伴,等他逐渐长大后,你就需要和他成为朋友,
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底气,在同伴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最根本原因是缺少了和同伴的交流、沟通。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沉迷于游戏呢?
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同类的交流,他们的世界是空白的,和同伴有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开朗,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内向,而这部分孩子的共同点是缺少家人陪伴,没有玩伴,缺少玩伴。
因为很多家长在外打工赚钱,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学校,虽然孩子放假了,但他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玩的。
如果孩子交朋友,有的孩子不愿意,家长就会把他们和任课老师联系起来,问孩子的想法,和老师协商,让老师也尽量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有时也是教育的契机,家长应该跟老师多沟通,在孩子遇到一些具体事情的时候,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
3、对孩子有期望,但又不轻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往往是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的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