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费了十万元
今天,华为、荣耀、和平精英等众多主流旗舰游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品牌也是层出不穷。这既反映了孩子的多样性,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孩子在获取不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虚拟物品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危害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今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中学生每次不超过10小时,每天不超过2小时。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家长们也纷纷叫好,再也不用为孩子玩手机费大手大脚了。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手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降低,但是,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家长们不应该成为手机的“背锅侠”,而应该利用手机,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孩子们也是需要父母的帮助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当孩子玩手机时,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1、延迟满足法
孩子对于手机的抵抗力是有一定的天生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一直玩手机,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一定的好奇,从而促使孩子对手机产生兴趣并且有样学样。
2、拓展兴趣法
如果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去接触一些事物,扩大一些知识面,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拓展出来。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看一些博物馆的照片等等。在看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从而转移孩子对于手机的注意力。
3、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们可以和孩子做游戏,或者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神经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从而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更加的浓厚,同时,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的开朗,孩子也会更加的自信。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及时的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孩子的”贪玩”行为,因为任何一个孩子,他的童年都是非常的短暂的,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长大后想要弥补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避免孩子出现”贪玩”行为。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如果家长总是对他们打骂,那么他们的内心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对于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的纠正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