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摔了孩子也不心疼,一旦玩起来,他的眼睛近视度数还会上升。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时候是用手机学习的工具,有时候是用手机看视频的。爱玩手机,一玩就是一个上午。
家长应该怎么做?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不让孩子接触手机,却不让孩子玩。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乔布斯生前,有一项非常严格的规定,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为了测试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开始用这种方法。
他们从不让孩子们用电子产品。
这个方法被称为“屏幕时间”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电子产品的屏幕使用时长
是衡量孩子是否应该使用电子产品的标准。
2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超过1小时。
2岁以下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也不能超过1小时。
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在满足孩子的同时也要规定好奖赏和惩罚制度。
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情愿,但几次之后,他就会养成习惯,自然而然地减少了次数。
这个奖惩制度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奖赏的方式,也可以让他在被要求的时候更有动力。
3
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最好的奖惩措施是对孩子行为的及时反馈。
比如,当孩子遵守约定时,父母可以给一些小红花或是一个小贴画,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满足他一个小奖励。
之后,对孩子的要求,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他想要的奖励,并且鼓励孩子能够遵守约定。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要注重奖励的内容
奖励是指为了促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避免孩子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同时也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
奖赏也是一种驱动力,它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产生好的结果,孩子就会获得好的体验。
正确的激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认可的是一种行为上的赞赏,表扬是一种态度,让孩子获得鼓励,这样孩子才会有努力。
孩子的成绩只是一种形式,家长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帮助孩子真正地走出“自卑”。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养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蒜皮,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