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都会打吗?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每到情人节就像是昨天,寻常节上午,推开家门便能看到如此安静的一幕。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你习惯这样被孩子用“打屁股”?
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如果家长不能妥善处理,那“以暴制暴”的方式一定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就这个话题跟大家聊聊“打屁股”这一教育问题,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种经历,不要再被这种事情所困扰了。
打屁股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只猫在树下睡觉,突然被抓到了,这个时候,猫慌忙疯了,两只手环抱着前面的树,全身用力向后靠,对老鼠竖起了拳头。
但是小猫力气太大,始终无法逃脱。
最后,它还是咬了猫妈妈,然后就被咬了一口,好在猫妈妈没反应过来,及时的把它送走了。
但是大家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偶尔的“小打小闹”,很多时候,小打小闹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注意,当孩子的情绪被忽视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强迫症、情绪障碍等等,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研究表明: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动机,孩子在这种情绪中会得到支持和强化,心理上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绪经常被忽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脆弱、自卑,还可能引发心理抑郁等。
所以,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家长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因为孩子的消极情绪往往是内心敏感脆弱的表现。
很多家长会误以为,孩子的情绪就是说“不”,但其实孩子只是不会表达,只能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
所以,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小伙伴闹别扭、受了气,需要发泄,都可以表达出来,而不是憋着,心里憋着。
所以,如果孩子的情绪经常被忽视、被忽略,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后压垮了孩子。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6岁前,这个关键期,做到慎之又慎
前不久,海亮博士在《不管教的勇气》里写到:有两类家长,一种是“舍得让孩子受委屈的”家长,第二种家长“舍得让孩子受委屈的”家长,那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伤悲和脆弱,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要求孩子“让家长受委屈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一种“作为家长,我要为孩子扛住”的感觉。
而另外一种家长是“我要让孩子受委屈的”。
因为,这种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所属产品,认为自己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得不到的都会反过来帮自己的孩子。
如果双方都不听自己的,总是把自己的委屈、难过和委屈怪罪于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对自己更加的失望和绝望。
孩子做事情本身就会有困难,再难孩子也会爱自己。
02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那么就会使孩子很辛苦,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也会越来越差。
当一个孩子表现得很累,很累,他就会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想要逃跑的情况下。他就会对自己更加的疲惫,失去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他就会变得越来越疲倦,越来越烦,越来越不想做事情。
很多父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的变成了孩子厌烦的那个样子。
家长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那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你对孩子说:“赶快起床,你迟到了!”
你觉得孩子能够按照做到,但是他根本就不听,那就只能进行催促,久而久之,你也越来越焦虑,因为你觉得他越来越磨蹭,越来越没有时间观念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