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后得了抑郁症

带孩子后得了抑郁症

在美国留学期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抑郁症的患者。作为中国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非常少,最近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疾病和残疾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

而抑郁症正占据着中国精神残疾之首。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一个家庭抑郁症患者,对这个群体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得病的孩子是需要关心和照顾的。

虽然说,我们的孩子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背后一定有一对真正关心他们的人。而一个有爱的父母,是他们最大的保障。

一旦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自言自语等情况,这些不被理解的信号,通常都是在孩子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

这个时候,父母的责备和谩骂往往就会让孩子情绪失控。

就像下面这个例子中,妈妈就是因为他一直在封闭自己,要保护自己而已。

在他看来,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做饭,孩子自然就会饿;

如果自己不和他沟通,孩子自然就会生病;

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做早餐,自己的早餐怎么吃都不可口,自然就会变成生病的理由。

所以,当我们不愿意花心思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却没有静下心来去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时,我们就永远都会和孩子站在对立面。

二、 如果沟通失败,请问:你和孩子的沟通失败了,我要怎么和孩子说话?

当孩子没有听我们说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着急上火,着急上火,就容易语无伦次,甚至说出伤害孩子的话。

即使是非常生气的情况下,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过于指责,不然孩子会产生更多的恐惧感。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在第一个叛逆期的时候,家长可能会很容易就管不住,和孩子之间产生摩擦,彼此的矛盾会不断升级,最后甚至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第一个叛逆期:两岁左右的孩子

两岁半到三岁左右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越来越难管教,而这个时候,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开始有了进一步提升,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家长的一些命令式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而家长越是命令式教育孩子,孩子越是不听话,也就是我们说的“七八岁,讨狗嫌”。

第二个叛逆期:7-9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过分地限制孩子爱玩手机,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会骤然很不利。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上幼儿园时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一位妈妈说:“我女儿11岁,读小学四年级了。以前她写作业很慢,错别字也很多,但我从来不提要求她快写完作业,只是偶尔提醒一下,她也就改正。最近一次考试,65分,排在班里二十几名。老师还夸我是进步大了。我觉得这样的成绩应该感谢信了她。”

孩子上六年级了,平时看似懂事的大孩子,成绩却越来越差了。

这位妈妈说,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有自己的书看,喜欢画画,每次考试都能考到57分。在班里前几名,有很多好朋友。读了高中后,孩子越来越没有礼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成绩下滑,让她越来越没信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30 下午7:07
下一篇 2023-03-30 下午7: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