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只顾着玩手机最后孩子被拐了
在妈妈的世界里,只有孩子,只有孩子这个看不见的“角色”。
——————————————————————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这段时间,视频网站上几乎每天都有“失踪2天的家长”,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妈妈独自带着孩子过马路,当路过时,忽然发现了儿子在走斑马线,然后就突然跳下车大喊:“你敢走!你敢走!”
而当她转身回头发现儿子已经掉在车上了,自己随后赶紧报了警,民警还不知道孩子撒了什么蛋。
其实,孩子有很多坏习惯,但这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个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及时帮助孩子纠正这些坏习惯,及时引导孩子走在恰当的轨迹上。
那么,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家长可以先深呼吸,并在孩子的附近树立一个冷静的目标,让孩子把目光从纠结的一头转到专注的思考上,这样有助于孩子避免出现意外。
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先将绳子脱掉,如果谁先离开,谁就赢了”,把孩子拉到正确的方向,同时从游戏规则的制定里面,让孩子和自己都成为公平竞争的一员,而不是自己把自己打败。
如果父母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进行惩罚,那只会更加激发孩子的不满情绪,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在完成任务,
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孩子没有办法及时地停下来,也会被家长认为是懒惰的表现,所以孩子自然就会感到沮丧。
但是如果家长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进行鼓励,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鞭策,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是极大的。
4、帮助孩子了解规则
在很多时候,孩子对这个世界和他人是没有丝毫的概念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要去为之前的一些行为做准备,所以,在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注意了解清楚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来改善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因为玩手机而不写作业,那么就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手机每天不可以玩儿,爸爸妈妈妈只是希望你能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只是希望你能够进步,如果你没有进步,那么爸爸妈妈也不反对你玩手机,而是允许你玩,但是要约定好时间,一旦约定好了,那么爸爸妈妈就要严格执行,如果你做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玩一个小时,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就要在晚上玩一个小时,以此类推,直到你做到了,当孩子做到了,那么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给孩子鼓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跟孩子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当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玩得很好的时候,父母就要给予一定的自由,让孩子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父母可以从旁协助,但不要把孩子当成木偶,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让孩子独自一人玩耍。
在孩子三岁以后,如果孩子还特别喜欢玩游戏,那么可以让孩子自己玩一些益智游戏,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但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人玩耍,而是要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在玩耍的过程中,让孩子慢慢的接触外面的世界,可以玩一些积木、拼图等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一种孤独,不会去和别人交流,而是一个人在那里玩,这样会让孩子变得不合群,从而加重孩子对游戏的依赖,甚至会在以后长大以后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让孩子多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家长要让孩子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多参加集体活动,孩子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快乐,从而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信心,从而变得越来越大方。
第五,经常带孩子去外面玩。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不合群的情况,除了自身原因,还与家长也有关。很多家长平时对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或者是孩子的内向和害羞胆小等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开口说话。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允许孩子待在家里,也不允许孩子出去和朋友玩耍,这样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爱说话,长时间下去影响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
结语
大家都明白,人与人之间是有代沟的,这就需要家长要多观察,多学习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