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熊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
熊孩子们不听话怎么教育?
只要说起棍棒教育,大多人想到的就是打骂孩子。但是,打骂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打骂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非常受用的,不仅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甚至还能对孩子的整个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打骂教育绝对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它的伤害虽然不同于棍棒教育,但却是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损伤。
如果说打骂孩子是一种看似在教育孩子,实际上,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棍棒教育”,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变得乖巧懂事,更可能会在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把自己的错误无限放大,用极端的行为泄愤自杀。
或许当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孩子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1、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了。
当孩子到了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事情都想尝试,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孩子就不会自己动手做事情。
2、因为家人的否定教育,导致孩子对自我认知的扭曲。
这就不难理解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是独裁,就是以权威的姿态来对待他们,对他们的行为、想法,也是随意的。所以,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叛逆的。
3、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是一个飞跃式的,在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同时,孩子开始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果父母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代替孩子的思维方式,自然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二、转变孩子的“自我意识”,要从父母的角色中退居二线
1、尊重孩子,不要老是把自己当做权威。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可以顶嘴,可以不听话,但是父母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是家长,孩子必须听自己的,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过多的控制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反叛心理,有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反感。
2、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树洞”。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很需要尊重和理解。父母不应该强制要求孩子,而是通过聆听孩子的想法,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顶嘴的情况。
比如当孩子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和家长一起顶嘴的时候,爸爸可以告诉孩子:“谁都会有,不要为了顶嘴而跟爸爸争吵,否则爸爸会不喜欢你。”
当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了,话开始说了,也表示理解了,这时爸爸可以补充一句:“这段时间,爸爸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呢,我们想听听你的建议。”
第三步,引导孩子共情
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比如当孩子抢了小朋友的玩具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刚才是因为玩具被抢了,有点生气,对吗?你是因为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才抢别人的玩具呢?”
当孩子跟父母分享了一件开心的事情时,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跟孩子进行一个平等的沟通,询问孩子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他们可能只是不懂得去体谅父母的感受,所以他们的做法其实也是不正确的。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家长应该认真的去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如果孩子只是觉得自己需要父母的安慰,觉得父母在用自己的道理来为自己着想,那么我们应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
当孩子和父母因为意见分歧而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家长就不要立马去责怪孩子,而是要理解孩子,主动跟孩子沟通,安抚孩子的情绪。
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而且也能够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关注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才不会出现更多的叛逆行为,也能够减少孩子的叛逆的出现。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打骂,那么,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叛逆,同时也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化。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这样的话,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教育自己的父母。
第2个叛逆期: 12-15岁
这个时候,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叛逆期。而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情况,那么就能够给到孩子更好的教育。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父母要多花一些耐心,多去理解孩子,多去沟通,那么这个时候,孩子也会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当然就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和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