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中经常偷着玩手机,假期过去学习就没那么专心了,时间一长就会被影响学习,于是进入恶性循环。家长想管,孩子根本不听,沉迷手机,想管又管不住,家庭矛盾由此爆发,影响亲子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的具体时间,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的时间,和没有完成约定的时间有哪些。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要注重“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面的命令。
任何时候,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小小的手机,折射出的却是亲子关系之间的大问题。
希望家长能够记住,手机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手机,而不是沉迷手机、电脑。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手机、网络和游戏,而是家长的陪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