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不上学有什么出路?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很高,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那么抑郁是怎样导致孩子们走入绝境的呢?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加快行动:促进国家实施指导》指出,目前我国有超过3.5亿的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并正在慢慢增加中、高发病率的发病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抑郁症?
首先,请你一定不要忧心忡忡。抑郁症也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上属于心境障碍,并且常伴有焦虑、恐慌症状。
其次,如果孩子确实存在上述情况,家长应该带孩子做血液系统检查,排除精神疾病,以排除导致孩子大脑异常的可能性。
最后,家长应该明白,尽管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去理解和体会它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去反复强调这一点。
家长们记住以下几点:
1.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要肯定他
当孩子情绪低落、沮丧、吵闹时,家长千万不要呵斥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压抑、烦躁,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责骂孩子。
2. 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
很多孩子在情绪不佳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易怒,发脾气、摔东西,也很容易摔东西。家长的这个时候,不能简单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个阶段,着重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否则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无缘无故的抛弃他,伤害他的心灵,产生排斥心理,还会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感。
3.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孩子的成长需要环境,与家长的接触是天性,如果家长一直在孩子身边唠唠叨叨,时间久了,孩子会产生厌烦心理,对家长产生厌烦心理,还是走不进孩子的内心,所以,父母在陪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玩手机,如果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做,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继续做。
4. 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不插电”的时间
家长如果想和孩子进行交流,也要使用手机的时间管理法则。
规定孩子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以及时长。
比如,可以提前定下一天玩手机的次数和时长。比如,周末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一次玩手机的时间,并且在约定好的时间内玩手机。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自控力,让他知道自己是能够主宰自己的时间的,自己是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被手机控制的。
5.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手机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给孩子玩手机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出一些正确的示范。
比如,当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类似的玩具。
这样做的好处是,家长在玩手机的同时,不会让孩子有更多的目光接触到手机。
这样的父母做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所以家长们都是放下手机,多多陪伴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玩手机。
当孩子玩手机已经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时,家长就要尽量不要把手机拿走。
2、与孩子一起商量,让他们做决定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当孩子提出想玩手机的时候,家长也会被孩子的这种要求所震惊,如果家长平时都不做出改变,想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家长想让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就必须要做出改变,和孩子一起制定好的玩手机的时间表,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让孩子遵守约定,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时间观念,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调整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可以让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或者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是户外活动,或者是看一些有益的动画片等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