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玩手机有危害吗?很多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小孩,很不听话,很生气。为什么以前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现在却不这样?其实,这是时代的进步,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反抗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帮自己,他们也会慢慢的开始听别人的话,却没有自己的意识。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父母可以把你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吗?”
有一位网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小时候父母说什么我都不听,他们经常把我当成是小孩子。
其实在他们的心里,我还是小孩子。
所以我也一直在反抗,父母根本不相信我。
实际上,当孩子叛逆的时候,他们是在成长,而叛逆的时候,他们却可能是在成长。
他们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父母的骄傲,希望自己可以有成为同龄人的资格,希望能够有自己的朋友。
所以,与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如好好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去考虑事情的可行性。
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的考虑一下,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加成长。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是一位父亲用绳子将5岁的儿子绑着,
让孩子捆住双手,要不然孩子的命都是废了,只能靠他自己了。
之后,这位父亲把孩子绑着,给孩子灌满了各种营养,可他却在视频中让儿子喘着粗茶淡饭,将孩子的饥饿加重。
可这位父亲并没有想过孩子饥饿背后的心理原因,他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孩子送到了网瘾学校,让孩子停止了打游戏。
可这位父亲知道后,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就这样真的戒掉了网瘾。
但其实有些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的乐趣,他们才会去虚拟世界寻找快乐。
第三、寻找同伴,融入集体
这位父亲在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上,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采取了同伴效应。
因为有了同伴的力量,孩子内心会对这个集体有一种归属感,孩子在集体的游戏中,孩子会觉得特别的放松。
而这种同伴的力量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游戏,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与此同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
第四、减少孩子的上网行为
很多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其实都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自己,只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在网络世界中又没有可以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去网上寻找自己的个人价值。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网络游戏,不喜欢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强制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我价值。
第五、戒掉网瘾,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有社交生活的困难或者关系紧张的,他们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际交往的支持,而在网络游戏中能够寻找到自我价值。比如可以在网络中找到相似的人,加入一个群,跟着某人聊一聊,感受相互之间的影响。
网络游戏也是一样,只要你接触过,就能了解到,玩网络游戏的人多是小学生,经常在网络上有所耳濡目染,沉迷其中。
这与家长平时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很多事情有关。比如在孩子小时候,你可以让他做很多事情,带他踢足球、跳绳、打篮球等,让他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而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也更好。
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很多事情都不愿意与父母分享,从而让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不懂得沟通的艺术。
跟孩子沟通需要技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他的《沟通的艺术》里说:
“父母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被爱着的,被需要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时,才会有较好的处理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真正的理解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在向父母诉说心中的情绪。
若孩子说“我觉得自己很孤独,没有人能帮我”,或在父母面前“说:‘你觉得我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说说,不用理会。’”
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理解孩子,帮他排解情绪,帮他面对挫折,帮助他修复内心的创伤,提升他的自我价值感。
家长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做到不忽视、不纵容,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童年。
作者:杨健
来源: 河南教育微信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