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陪伴正在恢复抑郁的孩子?
过去很多年,我们总能听说谁家孩子自杀了,我们似乎总是总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孩子因为抑郁突然患上了抑郁症。有些事情可孩子在外地上学了,不适应新的学校,或突然之间转学,又或许还没等到开学,孩子就因为在学校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产生了抑郁情绪。
1、抑郁情绪导致孩子经常哭泣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孩子的情绪其实就像是一个接力赛的选手,当这个接力赛接力赛到达终点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比赛的结束,而是一整箱的孩子,撑着脆弱的肩膀,因为胜利的喜悦而欢欣鼓舞,这个时候,家中的大人为了不被其他孩子关注,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其他孩子。
但在孩子看来,家中的每一位长辈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抛弃,“我不是一个人”,家人要对他负责任,他也会在风雨无阻的时候,给予安慰和鼓励,让他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2、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当孩子习惯于这种教育方式的时候,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对外界产生排斥,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也不敢相信任何人。
长大后,他们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很容易遇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而这些不公平对待遇的人,又会对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从而让孩子渐渐对外界产生排斥,这样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劲,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去学习,与父母产生极大的隔阂,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孩子就真的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长期这样下去,孩子性格将会越来越孤僻,严重的话,就连自己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一定要纠正他的这种坏毛病。
那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一、不要与孩子进行一些权力之争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权力之争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其实自己在父母面前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权利之争,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是非常强。
有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有些气愤,甚至还会和孩子发生争执。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那么小,根本就不懂事,什么都不懂,但实际上却让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变得很差。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强势的去制止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不要与孩子进行权力之争
很多父母总是想着去掌控孩子,其实这就是父母的初心,而孩子也是在父母的掌控之下,通过哭闹来操控着父母的生活。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对孩子进行权力之争,而不是权力之争。
孩子只是孩子,他们可能还不懂得怎么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会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爱哭这件事情,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面对孩子哭闹,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1、耐心的引导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要把孩子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再进行安抚,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
可千万不要用训斥的语气去说,“我看你哭了这么久,你不开心。”
“我很想哭,我能哭得出来吗?”
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情绪激动,做什么都不知道。
要知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越是烦躁,就越是要哭。越是要哄着孩子,就越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冷静下来。
此时的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他的哭闹是一种没有止哭的行为,让他平静下来。
只有当孩子把哭当成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他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且当他哭闹得太厉害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责骂,甚至还要拿走孩子的手机,让孩子离开。
父母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厉害,因为孩子可能听不到父母的任何一个拒绝。
这时父母可以把手机拿走,对孩子说:“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我们可以帮你。”
这样的说法看似简单,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同事小时候就是这样,她的父母从小就让她干什么,所以,她听话、懂事,成绩也很好。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身边的朋友渐渐疏远,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和身边的朋友一起玩,就会通过社交软件来找她的朋友。
她妈妈的怀疑,引来了同事的不满。她觉得自己非常不被家人喜欢,她觉得自己很不被父母喜欢,自己对妈妈的失望。
而妈妈的话却给她信心,因为妈妈已经说了“孩子不知道真正开心和难过是什么?”
没有办法,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什么开心和难过是很少有的,什么困难是必须要去克服的?”
为了让小女孩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有的人情绪上头时会失控,这个时候情绪控制就很重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