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得了抑郁症能照顾孩子吗?
妈妈得了抑郁症,有一个星期了,一直是妈妈心理在崩溃,有天晚上,孩子说:“妈妈,我感觉到不舒服,我觉得我被这个世界给抛弃了,我要去自杀。”
小瑶妈妈十分不解,孩子怎么会自杀?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直到咨询了心理医生才知道,原来小瑶在妈妈的子宫里就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经常感到压抑,这种压抑是她成长的必然经历,但为什么她还会得了这个病呢?
原来,小瑶出生的时候,妈妈就生了小妹妹。这个时候妈妈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家里还有个弟弟,生活条件很好。所以小瑶在妈妈生了妹妹之后,总是特别担心自己的妈妈会不会来照顾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的妈妈不喜欢自己。
为了让妈妈开心,有的时候还会故意把妈妈的钱扔掉,或者是在家里发脾气,把妈妈的钱用钱买东西。
小瑶的妈妈发现自己的钱一直没了,而且妈妈对小瑶也不关心,不喜欢他花钱。
于是,小丽就问妈妈,可不可以去见到自己的妈妈。可妈妈却回答:“你不认识我,只有妈妈才是爱你的。”
小瑶妈妈自责的同时,也觉得特别愧疚,同时也不愿意与妈妈谈,想从自己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
在经过和小瑶妈妈的深入沟通后,我建议妈妈带小瑶去医院检查一下,让小瑶妈妈做个心里咨询。
小瑶妈妈回去后,咨询师跟小瑶妈妈说:“你孩子经常逃课,有一天竟然说要出去打工,妈妈很失望。”
小瑶妈妈说:“对对呀,我儿子也经常逃课,而且他还有网瘾。他什么事都坚持不做。我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来管他。他还总跟我说,以后不上学了,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我劝她不要这样,说对了孩子,她还经常跟我吵架。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了。”
因为这个问题,孩子没少挨爸爸的训斥和打骂。爸爸看孩子没做错什么,觉得是孩子的问题,但是孩子表现的却是不想学习,让爸爸妈妈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其实在他们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糟糕的孩子。当孩子的内心被积攒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孩子的厌学、自残等问题都出来了。
他们的厌学问题,看上去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了厌学的状况,家长才会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家长能及时的帮助孩子疏导,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我们首先得知道我们的家庭教育,它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对父母教育,也是对孩子将来影响的。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理解,去信任,去支持。
在一个家庭里面,地位平等,永远不会有高高在上的,也不会有高高在上的。而是要平等,像朋友一样,像知己一样,平等的对话,和孩子做朋友,当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不要一味的去否定孩子,打击孩子。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讲讲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志向,可以借鉴参考资料,可以举一反三,也可以适当的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才会渐渐地平和下来,而不是一味的叛逆。
在沟通交流方面,
尽量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态度,少一些高高在上的要求。像朋友的关系,就是家长的关系,也是家长的关系,所以说家长与孩子之间是相互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比如,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要用平和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交流,拉近亲子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用指责的口气来教育孩子。家长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平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把自己负面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学会。如果家长平日里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朝孩子发脾气,孩子是很难听进去的。
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家长心平气和、平和的心态,就会使孩子受到感染,慢慢的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学。
结语:
父母要懂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是孩子在幼年时期学会了游泳,但家长的态度却让孩子无法无天,所以,当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时错误而去苛责、打骂,要懂得跟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并且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