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老想玩手机,你怎么说都没用,他依然对你顶嘴。
孩子老觉得手机好玩,喜欢玩游戏。
家长强行禁止孩子玩手机,会导致孩子产生报复性心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自寻短见,甚至跳楼自杀。
01、当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行吗?
前不久,家在广州的梁先生就尝到了后果:儿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价值180万的古青花瓷碗!
他上五年级的儿子小浩,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总是低头玩游戏。
家长不论怎么劝,小浩就是不听。梁先生趁着小浩睡觉,把儿子手机里所有游戏都禁用掉。
第二天,小浩发现游戏点击了却玩不了,以为是手机坏了,立刻变得狂躁,把手机猛砸到地上,还跺上2脚。
妈妈上去阻拦,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那个青花碗。碗,顿时碎了。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就像上面这位梁先生一样,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
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摸了游戏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快玩。
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小心孩子就被游戏给“套牢”了。
软的不行来硬的,孩子哭闹打滚也罢,拿走手机就相当于“斩钉截铁”,讲道理根本没用,只能拿走手机、掐断网线。
但是,真的有家长可以做到不打不骂,仅仅靠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吗?
01
在一项调研中,一位来自上海的陆家妈妈讲述了自己的烦恼。
她的儿子很不爱学习,在家里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跟小朋友去玩。
而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没用,孩子还是会沉迷于游戏中,不愿意学习。
她和丈夫为此很纠结。
后来她发现孩子喜欢玩游戏的背后,其实是源于他们没看到孩子内心的痛苦,也因此,他们将孩子送到了心理专家杨建波那里进行一番教育。
杨老师把这个问题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度沟通。
杨老师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孩子打游戏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游戏的快乐,是他逃避现实中无法获得的。
在咨询师和杨老师的帮助下,杨老师才得知孩子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问题,只是想通过游戏逃避现实。
一方面,他需要通过游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他也需要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获得父母的认可,归属感。
而一旦他不想逃避现实,就会沉迷于游戏世界,寻找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的满足感。
杨老师认为,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这个阶段的孩子,肯定孩子,包容孩子,肯定孩子。
就像《小欢喜》里面的方一凡对妈妈说的那样,“我真的不想学习了,一想到学习就恶心、难受,就想玩游戏,可是没有玩游戏的日子,我就觉得没意思了。”
另一方面,当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时,父母要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
父母必须要先了解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原因,才能真正地去找到解决办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老师表示,对于孩子来说,厌学、厌学其实是长期以来孩子所遭受情绪的一种负面情绪,若是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这种情绪,依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下面给大家总结了几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家长需改正。
1.直接打骂孩子
“有什么大不了的,再看多长时间,不然揍你一顿!”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种语言暴力前置条件,实际上是家长采取的是情绪绑架的方式,比如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吃饭、熬夜、玩手机、看小说,这会直接剥夺孩子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孩子会越来越没兴趣,最后变得越来越没自信。
2.态度冷淡
孩子本身学习就比较懒散,如果在辅导班,或者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就比较低,等到了高年级,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幅降低,父母再来辅导,孩子就会变得索性放弃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