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孩子不要玩手机的小练笔
【小练笔】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吧”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现在手机都是什么时代,你要是不喜欢用手机就别怪他了”
对于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现如今大多数家长都是深恶痛绝,又非常担心,这种焦虑到底从何而来?
【孩子经常玩手机, 导致成绩变差】
玩手机上瘾,其实并不是一个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和手机、网络的关系,除了和家人之间的矛盾之外,还和孩子在本身的成长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所剩的就有可能是将要失去的那些爱的。
而只有和父母的关系亲密的孩子,才能将内心的情感需求展现出来,才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产生兴趣。
如果长期沉迷手机游戏的话,必然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厌学、网瘾、抑郁、强迫症等,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出青春期,为孩子提供有益的成长环境?
而且我在头条回答了很多父母的问题,其中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16岁的男孩,在网瘾、抑郁、甚至辍学的边缘化中挣扎,生活的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他还要面对很多情绪、情感上的波动,而且这些情绪与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有着千疮百孔的关系,这让他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表达这些情绪。
在跟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他用祈求的态度试探父母,提出自己想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如果父母认为“我这么辛苦养你这么大,还不是为了你好”,那么,父母肯定就会陷入危机,并且会对孩子过度担忧,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而父母对孩子的担忧,就是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最后,魏永康的妈妈,依然将自己的苦难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还说“我为了供你读书,辞去了工作,我以为只要我把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就会感恩,我也会听话,孝顺,孝顺父母。我会好好学习,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未来就会过上幸福生活。”
魏永康的妈妈,也并不爱自己的儿子,她虽然为儿子付出了很多,但是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心安理得。她的内心很自私,对儿子的成绩也是各种不满意,有时候即使在儿子表现不如意的时候,也会对儿子大发脾气,歇斯底里,对儿子动手打。
魏永康曾经跟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跟别人比较,别的同学都很厉害,你为什么就不能?”
妈妈听了很心疼,又很无奈。但魏永康的性格就是开朗乐观,长大后也是非常成功人士,有自己的公司事业,家庭幸福,对他很满意。
从小就喜欢写作,长大后也出版过很多好文章,被很多读者称为“小作文继承家”。
那么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文章呢?他到底是有没有被你影响?
事实上,这位妈妈在给儿子写作文时,被密密麻麻的汉字、笔画写得乱七八糟,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势,不停地重复。
这个时候,连小孩都可以看到他眼里的无奈和困惑,你还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孩子的错误呢?
孩子的字写得不好,你就批评他,因为他不懂得呀,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写好。
如果你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左耳听右耳冒,你就开始扣帽子了。
他也是一样,他的心思也不在学习上,你会批评指责他,你不和他沟通,你就会让他开始怀疑人生,他就开始以叛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04
第四个叛逆期:青春期。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在孩子这个叛逆期里起到的作用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就算我们多说上面几句话,孩子都会觉得我们在否定他,在给孩子贴标签。
所以,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鼓励孩子,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孩子一定会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
我是梅姐姐,家庭教育指导师,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关注”梅姐姐家庭教育“,并点个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