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想休息不上学,不想去上学。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厌学心理呢?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厌学心理的一些观点和分析。
1.厌学是指青少年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2.厌学是指青少年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3.厌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青少年学生主观上的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2.青少年学生目标不明学习,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内驱力,抵御诱惑的能力较弱。
3.学生目标不明学习是因为缺乏内在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4.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内在学习动因。
5.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毫无意义的学习。
6.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为了老师,为了考上好大学。
7.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容易使学生失去耐心,逐渐失去信心。
8.消极悲观或过分依赖网络,很少寻求自我调适,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过高。
9.行为上自制力差,抵制诱惑的能力差。
10.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心理学角度看,上述的原因是由于青少年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差,受挫折能力差,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导致学习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个人的成功,如果由于某一个原因而无法承受挫折,就很容易丧失斗志。
01 学习中的挫折感是必要的
1.抗挫折教育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主要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已经逐渐提升,他们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出家庭,独立生活。
这时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依靠父母,需要父母的帮助,因而不喜欢上学。
2.从家庭的角度看,一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孩子无法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这种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氛围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厌学的导火索。
3.社会因素的影响。
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些影视明星、歌星、影星、运动明星、运动健将、社会活动的明星,或者电视剧、动漫人物的台词等。
4.家庭的原因。
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自身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都可能诱发孩子厌学。
5.学校因素的影响。
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等,都是导致孩子厌学的社会原因。
6.过高的学业期望和压力。
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孩子实际能力不符,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7.社会方面。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各种网络平台的推送,使得青少年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碎片化”的教育现象,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病根”,把孩子的教育转化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就像我们曾经在一个养老院旁边,有着很好的福利,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走出校园,尽快恢复在校生活,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工作上,能够将学习“雪上加霜”。
为了使得学生不上学、辍学的现象得到改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广东、湖南、安徽、江苏等地把中小学生从家里带去学校,采用全封闭式管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回学校”,并且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如果说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们就不能说这些学校教育会伤孩子的自尊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