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不上学要填志愿吗?
做父母的,这几种态度很重要。
前几天接到一个新闻,有个小学毕业生,刚高考完没有多久就不想上学了,也没有考上大学。跟他爸说,他不去工作,想去。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他爸就说,不想上学你出去打工,反正家里没你。
后来就没去,也是两个月。
后来做老师的时候也发现,很多学生,因为中考没考上高中,就中途辍学,然后家里蹲着养他。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中考分流,本来就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要面对的一个选拔机制。
可是到了高中,有的孩子成绩下降,就意味着他可能只能选择职业学校,因为职业学校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资质也不行,所以只能选择普通高中。
现在国家政策,不允许学校因为中考成绩低录取分数线而去上职校。
不排除家庭条件一般,普通高中里的孩子更容易出问题。
所以,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多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初中阶段,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学习能力不足,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出改进的方法。
这样做,孩子不会觉得学习是负担,反而会觉得压力更大,所以慢慢的他就不需要家长的监督了,他可以适当的放松自己,但不要过度的逼迫。
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白,成绩排名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指标,并不会因为你的孩子考的不好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2
“合理”的奖励,会让孩子更有动力
我以前和一位同事闲聊的时候,他说过他和同事家的孩子,两个孩子都非常的优秀,孩子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表,并且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计划表去做。
这位同事也会对孩子非常的奖励,每次孩子都会很有动力,去完成他们制定的计划,而孩子也越来越自律。
3
“合理”的奖励,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什么是合理的奖励呢?当然是来自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所谓尊重,主要体现在平等与尊重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以尊重的形式对待孩子。
比如说,父母可以坐下来和孩子商量,需不需要奖励,小朋友不愿意去幼儿园,父母可以给与小朋友一些奖励,而不是直接给。
因为奖励是要有一定的限制性,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毕竟很多家长总是会把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归咎于孩子不努力,但是孩子的生活中永远都离不开学习,难道真的是天生的笨孩子吗?
是啊,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确实是非常的笨,我们经常责怪孩子笨,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
我们总是用一些大道理来教育孩子,可孩子有时候会反驳我们,说自己只是不想学习,其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
孩子就是会反驳我们的,只是我们会用自己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而已。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我们强制要求孩子去学习,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每次写作业时,我们都会说:“好好写!怎么又这么慢呢!”
“看快点看,你怎么又不知道好好学习呢!”
“马上给我写作业去,写不完你明天不准看电视!”
你这样的语气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消极,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不愿意做某些事情,因为他没有感觉到“我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
二、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我们可以按照这个目标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拥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能力。
1、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需求去妥协。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爸爸认为你现在是不讲道理的,所以你要跟爸爸说说。”
2、共情同理心,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指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特别需要培养的能力。
父母可以在和孩子沟通中多设身作则,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不如别人。
例如:“你怎么不好好学习?你这成绩太差了!”
或者“你看看人家小明,比你小时候聪明伶俐多了!你要是再看看你,那么小的年纪也就至于考大学了,那么远处的风景都不知道吗?”
……………
3、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为孩子成长助力
面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足,父母要多想一想:“你自己是怎么培养孩子的?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也该成为父母影响孩子的镜子。”
在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也就成了父母的一面镜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