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不听话奶奶听见了哭闹,就马上上前让孩子回家。
“不,我就是要打你!”
“不,我就要打你!”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我说了不能打你就要打我!”
孩子这种不听话,是不是和叛逆有关?
“叛逆”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确实是合适的。孩子的成长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地探索世界,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在2岁左右,孩子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时候他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不喜欢被父母管教,表现得特别叛逆。
从儿童心理发展学角度来说,孩子在成长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
第一个阶段:宝宝叛逆期
第二个阶段:儿童叛逆期
第三个阶段:青春叛逆期
处在儿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个性都非常明显,而在进入叛逆期之后,他们就会变得异常暴躁,容易发脾气,不听话,行为粗野,父母要么觉得孩子所作所为的恶劣行为是天性,要么觉得孩子太过于“不可理喻”,由此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加以制止,要么干脆采取命令的口吻,而这两种方法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
“青春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此时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将自己和父母进行分离,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但又不得不依赖于家庭。他们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使他们不愿意“以暴制暴”,所以会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就是“反抗”。
2、“14岁”也是孩子的“危险期”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霍普尼克在《养育》一书中写到:
“14岁的孩子就像一个30岁的成年人,他虽然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支持,所以父母要懂得把他当作成年人一样给予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春期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矛盾”和“对立”,
他们喜欢与别人唱反调,但是自己的想法却不能被认同,所以就会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
3、“14岁”也是最佳塑造期
尽管14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教育专家冉乃彦认为:
“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二、孩子从“麻烦”中解脱出来,开始追求独立
冉乃彦认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应该像对待成人一样,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
因为在青春期,孩子会有很大的变化,从“小大人”蜕变成“小大人”,是正常的成长现象。
首先,父母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小时候,妈妈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控,因为孩子还不会表达,只会哭,会打人,会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
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多一些自主权,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比如吃什么饭要由他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也要由他自己选择。
而在青春期,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和父母对着干,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切。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还在旁边,跟他说“不要急着看这个,不要太兴奋,看什么都别管,自己弄懂就行。”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慢慢地学会了自己做决定,也慢慢地学会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4、从小就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小孩子是很有灵性的,他们会在犯错之后,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脾气、哭闹。
就像表哥刚上初中那年,表哥在暑假期间给表哥买了一部手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