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怎么照顾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特别提醒一下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认同性焦虑”,也就是说,我们身边的人经常被自己认定为是不正常的。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当然,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只是看多了大量的负面信息,就会陷入一种焦虑和恐惧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他们成长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但这种害怕情绪,并不只是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不正常,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差的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是十分“正常”的。
他们有些时候,比孩子还要害怕
孩子们可能在面对他们认为“不正常”的东西时,总是充满着抗拒和恐惧。
因为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所以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安全感,而不是被“诅咒”。
但是,这种“害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退,并不是孩子不正常了,而是他们了解不了“正常”的含义。
但也就是说,这些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个普通人,甚至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会是个“不正常人”。
很多人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总是用“完美主义”来要求孩子,我们害怕孩子会做出一些不符合我们期待的事情,所以我们会无意识的给孩子贴上“不好惹”、“捣蛋”、“自私”、“不懂事”等标签。
其实,父母的期待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当父母对孩子有了期待,
孩子才会更加主动地努力去实现父母的期待。
04 给孩子更多的认同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表现好的时候,父母给与肯定,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力量;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对孩子更加的指责、数落,则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失去对自己的认可,变成一个“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
所以说,如果你平时太忙,嫌弃孩子不够努力,孩子不够优秀,那么请你在孩子身上使劲,这样做,比打击容易让孩子进步。
我们不要经常把我们以前的经验用在教育孩子的身上,
你看到了吗?那些成绩好、有情商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通常都做到了这三点。
1、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
就像这位读者朋友所说的,我让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有4个同学,每个孩子的成绩都很好,而且他的成绩也很稳定,在班上的排名一直是“前三”。
因为成绩好,家长会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而每次考试前,这位家长就会在群里问:
“老师,我孩子平时还好好的,怎么就考了这么点成绩?”
“孩子平时都是很努力的,每次都会好好学习,为什么每次考试时会这么差?”
每个孩子的分数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然后就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进行比较,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
而父母的这种比较,不仅没有让孩子有所进步,反而让孩子非常的厌烦,导致孩子没有任何的学习动力,因为不管是在班级还是在其他同学之间,总是会存在着一种比较的关系,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所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成绩,慢慢的,孩子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不愿意学习。
4、导致孩子没有信心
孩子如果经常被父母比较的话,孩子就会变得没有信心,就会变得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会愿意去学习呢?所以,父母要懂得激励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孩子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
5、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
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是非常缺乏自信的,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的。因为没有自信的话,孩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6、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下降
很多孩子一开始都会出现成绩的下降,这也是由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使得孩子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更加的产生厌学的心理。
7、孩子有了偷懒的行为
当孩子有偷懒的心理时,孩子会想着怎么能够用偷懒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一味的不劳而获,最后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的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发现的及时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很有转变成是因为孩子找到了偷懒的借口。
8、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下降
对于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下降,很多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孩子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的端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