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孩子在家就躺在床上玩手机,玩手机危害不大,甚至还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这让很多父母颇为头疼,还担心孩子被手机耽误了学习。那么孩子玩手机是不是一件“罪大恶极”的事情呢?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一名5岁小女孩因玩手机被父亲制止,一怒之下从自家阳台跃下,当场死亡。
小女孩的父亲说,女儿当时还不满3岁,因为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也要带孩子,没办法就把手机给她玩,孩子因为这个手机就变得越来越叛逆,还跟父母争吵起来,竟然拿刀逼父母给她玩,如果不给玩,就会从楼上跳下去,父亲一怒之下就砸死了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手机游戏也因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发生,虽然都是“告知家长”,可是“告知家长”的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沉迷网络的导火索,才是引发悲剧的根源。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没收孩子的手机,让孩子乖乖听话。
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手机并不是孩子的“主要工作用具”,而是孩子的“情感倾诉对象”。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时,内心的痛苦、悲伤、自责,有时候是无法忍受的,有时候也是无法解决的,孩子内心脆弱,在面对这样的痛苦时,他们就会选择躲进网络游戏中。
因此,当家长看到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时,首先要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分析玩手机背后的真实原因。
第二,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规则,让孩子通过自律弥补因为玩手机所带来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每周玩手机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而且由于家长在这个阶段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容易产生不同的结果,更容易让孩子形成溺爱。
《少年说》里的林妙妙妙因为父母经常玩手机,她也很少玩,因为她觉得父母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自然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玩手机。
林妙妙妙是在网络中认识了好多新朋友的,她一起玩的时候,也会互相借着玩,没有太多的争吵,慢慢的,孩子也慢慢地认识了几个朋友,慢慢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每次考试她也会及时和家长联系,家长听到孩子在学校的故事,也不再总是抱怨孩子。
孩子沉迷于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陪伴少,家长不玩手机就感觉很无聊,家长没有做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自己就开始玩手机,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聊,还很有可能让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如果家长能够经常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自然也就不会沉迷于手机了。
这位妈妈说,孩子除了玩手机,也会做家务,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经常说,要让孩子去做家务,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还只是单纯的在玩手机,所以这也让家长感觉很无聊,他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一、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机?
1、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很多家长觉得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就是够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是需要的,如果家长总是把孩子放在孩子的面前,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因此更加想要从手机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家长要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才能让孩子远离手机。
2、父母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家长们如果想要让孩子远离手机,那么首先自己就要放下手机,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会通过家长的行为,从而学会如何去使用手机,当家长们发现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时候,家长们也不要过于焦虑,而是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的对手机产生依赖。
3、父母做好榜样,不要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缺乏家长的陪伴,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时,手机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减少了。因此,家长们也要想办法丰富孩子的生活,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增加孩子玩手机的几率。如果能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接触到其他的娱乐活动,也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商就会得到提高,让孩子变成一个聪明人。
很多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会认为手机上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所以,很容易沉迷于手机。作为家长,有时候就需要多点耐心,陪伴孩子,在孩子无聊的时候,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这样能让孩子远离手机,保护孩子的视力。
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