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上学出去打工了,现在女儿11岁了,她已经快成年了,人又瘦,在老家比同龄人大好多了,她的同事们也有房有车了,她每天都是像小大人一样,有些父母都要上班,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了想,说:“先反思自己吧。”
她说:“我和老公就是农村的,是留守儿童,家里就是一个穷圈,里面的也是又穷,有的一年一千块,有的七,七,七,七,七,再不济我和孩子还有个孩子, 有孩子,就当我们穷,我把这种思想强加给了孩子。所以,孩子辍学不去上学,一定是父母造成的。”
每一个辍学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父母是怎么样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李明原来就属于这一类型。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境贫寒,直到60多岁,孩子才渐渐“开窍”。从孩子出生起,他们就开始带着孩子一起读诗、唱歌,读经典。
后来,读了10多篇名著,他们才发现,孩子原来成绩不好也没有那么可怕。相反,他们愿意冒着倾尽全力去培养孩子的同龄人,去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只有爱和陪伴,才能真正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一位资深班主任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成长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他的成长就会变成一个问题。”
但身为父母,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也没有人可以对孩子进行刻意培养,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和时间观念。
育儿先育己,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用心呵护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3
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曾分享过他儿子的一件事:
他说,孩子刚开始时,我让他看漫画书,他选了一个。
但我发现当他每看完一本书,我就让他复述一下其中的情节。
孩子就能慢慢掌握知识点,以后再问他,就会顺着他的思路了。
这样的方法,很多人都试过,但效果不好。
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主动性沟通的方式,又怎么样去掌握主动性沟通呢?
我说,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父母能主动与孩子共同寻找方法解决,并且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孩子主动的学习,首先是一个人的责任感,如果父母能经常陪伴孩子,孩子的责任感就会增强。
如果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就会把责任放在他自己身上,因为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到如何与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孩子的责任感不强,那么就需要家长好好引导。
不给孩子定目标
有些家长给孩子定目标的时候,总是以孩子的成绩为标准,什么成绩,名次,这种高下沉默不重要的状态,会让孩子慢慢地对学习失去兴趣。
有些孩子,一开始学习都是很好,但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而且,越大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家长再怎么催促,孩子都不愿意接受,而且,一旦孩子跟家长“对着干”,家长越让学习,孩子就越不想学。
虽然,孩子不爱学习,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就会产生焦虑,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是焦虑。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呢?
书中给出了几个小方法,父母们不妨一试。
1. 给孩子设置过高的目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学习很刻苦,一直在学习,但是却没有什么成就感,那么,孩子就不想学习,结果自然不会好。
孩子学习跟不上,是因为“因为学习”总是和他们的能力挂钩,比如:
这些孩子,他们很明显地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但是一味地沉迷于作业,刷题等等,很显然,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跟上去。
其实,这类孩子他们就没有不想学习的念头,而是他们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要取得好成绩,不能有懈怠。
他们也清楚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不好的题目,也不知道什么是“差”,什么是“对”。
这也是他们能够应付复杂的学习问题的原因。
父母的批评、责骂、唠叨、要求,
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最终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每个孩子,在内心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认可。
家长要适时的肯定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了解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
当孩子取得了成绩时,家长要及时地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成绩只是检验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成果,不代表一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