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视频教育片《父与子的顶级对话》在网络上火了,一时间好多网友对视频的颠覆性评价都赞不绝口。
“视频中是该骂我吗?”
“骂我?这不行吗?”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
视频中的父女两人对着镜头打趣说:“就你搞笑,我出的玩笑,全世界爹都没这么重视。”
网友们在评论区里发过几条评论:“这就是真实,蠢的,还没办法”“这就是教育的法宝”“还是打骂的力度不够?”
虽然视频中的父亲是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去指责男孩,但最终的结论却是孩子沉迷于手机。
这让人想起了身边的一个故事,虽然父亲把孩子藏在家里,但是孩子能把自己的东西偷来藏到什么地方,是父母最好的做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调查结果令许多人震惊。
实验中,有8个家庭选择了远离孩子,其中一个让人大跌眼镜:
有2个家庭中,很少有父母选择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甚至有些父母即使在孩子身边,也是心不在焉地玩游戏,时不时地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家长,宁愿与孩子绑着“差不多的衣服”,也不愿陪孩子玩游戏。
有些父母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喜欢把手机放在孩子面前,如果孩子吵闹,就把手机扔给孩子,让孩子可以获得手机游戏的使用权。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在父母忙于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愿意和父母多接触。
父母正确引导孩子不玩手机,才能让孩子远离手机
一、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手机?
1.孩子通过手机游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手机游戏只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孩子可以做自己,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得到现实世界的满足。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中不能自拔,而手机游戏中的各种精彩的画面,会深深地吸引住孩子,让孩子难以割舍。
2.父母没有做好榜样
如果家长自身就是“手机控”,吃饭时手玩手机、睡觉前也玩手机,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忙,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经常给孩子看手机,有时候为了哄孩子,还会把手机给孩子看,让孩子看益智类的动画片、故事书等,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觉得手机就只是一个很好玩的玩具。
《儿童心理学》书中说,当大人把孩子的手机“抢”回来时,孩子的表现会让家长抓狂,有些孩子会很不服气,甚至直接和大人顶嘴吵架,
家长也很难管理好孩子,双方都很疲惫。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使用,避开手机的三个“坑”,请家长们避开
1. 把手机当做工具,把手机当成哄孩子的工具
有的家长会把手机当成“哄孩子的神器”,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反而会让孩子养成“手机瘾”。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把手机当成工具,而不是玩具,给孩子买手机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度,让孩子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体验到丰富的快乐。
2. 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
无限制地使用手机,是没有办法阻止孩子沉迷的,就像上文中说的一样,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使用手机的规则。
比如:孩子可以在学习结束后玩半个小时手机,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使用手机。
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一个小时,且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应该要提前半小时,并且和孩子约定好,如果到时间了还没停下来的话,就要接受惩罚,比如第二天的游戏时间取消,让孩子承担自己受到惩罚的自然后果。
3. 父母以身作则
想要让孩子改掉玩手机的习惯,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们在家里都不能好好地使用手机,那么孩子也很难管住自己,毕竟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已经是满分。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机,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因此,下班后,爸妈们请将手机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其实孩子喜欢玩游戏不是天生的,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给孩子做好合理安排。
手机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1、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既然孩子喜欢玩手机,父母就要和孩子规定每次玩手机的时间。
比如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