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学玩游戏一天吃一顿饱,在游戏中得到现实生活中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游戏中得到慰籍。
打完游戏,打完游戏,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高兴,痛快。
经常收到一些成年人的各种感慨: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我现在35岁了,在这里上班,已经20多天没有吃饭。”
“我的工作,每天是早上6点起床的,下午2点下班。”
“我也是,每天加班到11点,就算我这样是必须要出去工作的,每天工作到凌晨12点。”
孩子很多,是不是没有什么感觉。
但孩子这么说,我们就应该去分析孩子的感受,看看孩子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孩子说我的妈妈不跟我说话,她可能就会骂我。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和妈妈说话?
当父母听到孩子说的“妈妈”,会不舒服?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倾听”。
“倾听”就是多观察,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感受,接纳他,当孩子跟妈妈说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可以说出来。
“妈妈,你的心情我真的很难受。”
妈妈可以说,“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
妈妈可以说,“我看到你特别希望我有好的成绩,你感觉很着急,很担心你对学习会有影响,我也一样,你是否能感受到我的情绪呢?”
孩子才会跟你核对,他现在不想上学,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需要住院。
妈妈可以说,“你要是身体不舒服了,可以请假陪着妈妈一起去看医生。如果孩子实在需要请假,也不要担心,看好就可以了。”
这里的跟进是很重要的,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感受不满意,不说话,不行动,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担心,但是妈妈不要因为我的感受不舒服就去批评我。
第二步:鼓励孩子
妈妈问:“孩子,你不想上学,是不是因为老师有压力呢?”
孩子想了想说:“我不会。”
妈妈接着说:“如果你不想上学,妈妈就会带你去看医生,让医生帮你调整孩子的睡眠,如果你不想上学,就想办法让你回到学校。”
孩子听完以后,平静下来,妈妈问孩子:“那如果你不想上学,你想做什么呢?”
孩子说:“我想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衣服,买零食吃。”
妈妈继续问:“如果你不想上学,就不上学,你想做什么呢?”
孩子终于想到了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理由,于是跟妈妈说:“妈妈,我想买手机,我可以去打工挣钱。”
妈妈继续追问孩子:“你想做什么呢?”
孩子摇摇头说:“我想买手机。”
妈妈继续追问:“买手机,买手机的是哪个男孩?男孩就是你,这次考试考多少分,还是倒数第一名,怎么回事?”
孩子看着妈妈,委屈地说:“这次考试,我考了第49名。我给你买了一部手机,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孩子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又说:“唉,我儿子连高中都没考上,以后怎么办?”
孩子心灰意冷了,继续说:“随便吧,说了我就不听,我就要去打工,我要好好学习,爸妈就不爱我了。”
孩子这会更加不愿意去上学了,他觉得既然我不上学,就不用去上学了。
这个案例中,爸爸妈妈就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对孩子的理解。
四、孩子叛逆不想上学,很多家长在沟通中总会说:“你这么小时候不听话,等到你上高中了就不管了,你看我们这个家那谁谁谁谁谁谁都不管,你为什么不想上学?”
有的父母在沟通中会说:“我们也不想管你,可是不学习,你拿什么去上学呢?”
这样的话是不是在很多家庭中已经非常常见了?我们会把这种沟通模式看成是吵架,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吵架往往是他处于特殊的环境下的一种内心挣扎和无奈,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以理解,他也是受害者,同时也渴望帮助。
为什么叛逆期间的孩子很难沟通呢?其实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有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孩子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升级,如果亲子关系恶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建立起来,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也很难沟通。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一定要注意
1、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当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父母不仅能够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同时也能够明白孩子此时此刻的想法,从而从侧面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去思考,当父母理解孩子的时候,才能明白孩子的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才能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