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午休被老师批评不上学被老师罚站
我给朋友打电话,说我朋友的孩子在一个学校不舒服,然后就来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了,老师让她不要来我家休息,就去外面休息吧。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朋友说:然后我就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当着孩子的面就给孩子写了一封道歉信。
看完信,我这个朋友尴尬了一下,马上就删除了。
不过,事后我却感到很后悔,因为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解释,才会让她以后说这样的话。
我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上次和你说过,如果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跟妈妈说。
你说我想要换一种说法,你可以说:你看起来有点不高兴,我觉得这样子像是不开心,你可以问我为什么不开心?
最后说,我觉得我自己情绪低落,需要时间调整一下,可以跟我说:你可以带我出去走走吗?
她肯定可以听到我的话,可能会觉得有些意外,自己就会再思考一下。
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是适合孩子的,很适合他的生长发育。
其实,如果你觉得对孩子冷处理的话,那就适当给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间。
先让孩子在心情平和之后,再跟孩子谈谈心。
当你觉得自己特别忙的时候,要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听听他的想法。
无论孩子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还是在寻求你的关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父母要敢于拒绝。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的乔英子本来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而她的妈妈却总是爱对她说:
“你就是想太多了,你就是想太多了。”
从来都没有人相信过,其实那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内心其实也很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可。
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喜欢天文,但妈妈觉得这会影响学习,擅自修改志愿。
其实妈妈早就知道,她就趁着英子周末的时候,和她一起去天文馆,让英子在自己的爱好中感受她的爱好。
最后妈妈尊重她的爱好,支持她的梦想,英子在妈妈的引导下,也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考上清华大学。
看到了吗?这就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你尊重孩子,他才会更尊重你。
尊重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尊重孩子,意味着父母要和孩子交朋友,做到友爱、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就意味着父母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放下焦虑,让孩子活得有意义
有不少妈妈焦虑,是因为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从幼儿园升上高中,课程安排得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也意味着母慈子孝,孩子考的越来越好,生怕自己老了以后,孩子需要自己去照顾了。
然而事实上,妈妈们内心的焦虑并没有消失,相反,孩子的成绩忽上忽下,不仅如此,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很不稳定。
心理专家认为,妈妈们会有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而且妈妈们也是需要帮助的,她们需要明白,妈妈们的这些情绪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她们害怕自己做错事,害怕自己不够好,所以更需要得到妈妈的爱。
妈妈的这些焦虑,其实并不是针对孩子,而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害怕妈妈们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并且她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们总是特别的在乎自己,害怕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们会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总是放大,在乎自己不够完美。
为什么妈妈们会产生焦虑?
首先,要先搞清楚焦虑的来源是什么。
育儿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特别是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对自己的情绪的关注度,会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当孩子出现焦虑的时候,妈妈们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而孩子的表现往往也会变得很焦虑。
这个时候,妈妈们的情绪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焦虑,变得越来越不信任自己,对自己不自信。
所以,如果妈妈们出现焦虑的情况,先别着急,试着去接纳它,而不是去指责,试图用强势的态度去压制,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防御,他只能在妈妈面前是弱势的一方,需要去保护妈妈,在妈妈面前是坚强的。
这是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成长,自我成长的必然结果,也是妈妈面对孩子成长的自然坦然的态度。
2、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要给孩子立好规矩,什么时候学会分享,什么时候学会尊重,什么时候不要恶意伤害到自己,什么时候学会保护自己。
4、三岁以后,孩子已经进入了自我独立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孩子更加渴望独立,想要自己做决定,想要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父母可以给孩子建议,让孩子自己判断,并且让他接受一些规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