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学新闻中的故事令无数家长心中揪心。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但却遭到了市民的强烈反对。
媒体采访发现,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重重“馈赠”。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蓝皮书显示,“成都49中学在抑郁症防治方面的知识不够,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多来自于学校、家长。学校方面的举措、矫治措施如何有效?社会方面如何加强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
“他们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我和老师、同学的关系相处较好,接触的人也多,在我的帮助下,她对自己能更自信,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强,她的身体也很好。”蓝皮书介绍说。
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帮助下,青少年抑郁症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疗,并且最近的一次考试也证明,前来就诊的中学生抑郁症的比例高达50%,并且正在向患病率发展。蓝皮书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抑郁症发病率已经达到27.5%,是一种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帮助孩子摆脱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长应该怎么做?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兴趣缺乏,悲观厌世,思维迟钝,意志力减退等,因此容易被激惹,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所以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矫情”“娇气”,是“惹的祸”,但事实上,这不是孩子的错,因为这和他所处的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相关。
01
孩子的性格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它看作是“叛逆”。而这种情绪的出现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一个焦虑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很强烈的反抗。
他们会有明显的自我控制能力,行为上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在语言上,却有明显的抵触、抵抗的表现。他们往往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些都是正常的、普遍的反应模式,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反应模式和行为进行区分,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
但是大多数父母察觉不到孩子的这些变化,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或者采取了很不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当孩子表现出反抗时,就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就拿孩子顶嘴这件事来说,父母觉得孩子顶嘴,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在顶嘴,自己家的孩子在顶嘴。
可是,这样的想法在孩子的眼中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反驳父母,就是在顶嘴,不尊重父母,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所以,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而是要找到孩子犯错的原因,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一起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人缘自于生活,在于有意识地创造环境。
父母总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但并不代表着这个人就错了,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