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抑郁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失眠、焦虑、失眠,开始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特别担心自己能不能有一个漂亮的宝宝,孩子会不会有一个完美的妈妈,孩子会不会生病,这一切都会让我如履薄冰。
直到2017年,我的妹妹生了第一个孩子,我才发现,原来生活的幸福感来自于我的内心。当我心里有个预兆,我有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闺蜜和我说,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如我们那时候好,儿子好像命好,买不起房,买不起车,都是我一手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苦。闺蜜把这件事告诉我,我说你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妈妈说,我说没有,我感觉家里很穷,我老公也不是很有钱,我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家里有一个大的弟弟妹妹,在他的童年时期,我看到了很多因为家里穷而辍学的孩子,加上这些孩子年龄也相差十几岁,过早地经历了生活的苦,其实这些孩子都很善良,在学习上也是非常用功,但是跟很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很多都是条件很好的留守儿童,而他们的家庭其实是非常贫困的,家里穷的很难。
他们从小就很羡慕别人家有钱的孩子,在物质方面也是非常有自己的“野心”,从来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以后在学习上有什么异样,除非他真正追求幸福。
所以,我这个侄子,无论是学习好还是成绩不好,都是父母极力阻止他的,每天都只让他学习,没有别的业余时间。
而他父亲也是很喜欢花钱买奢侈品,不仅给他买了一堆的玩具,连工资加给他的也只有最基本的零花钱。
这个孩子后来,都是在和我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我见过他,见过他父母,还见过他的几个孩子。
他的父母知道我的情况后,也觉得我没办法,又把我舅舅的电话拉黑。
说真的,听了他们的讲述,我心里一开始有些许震惊,没想到,是我这么多年的管着他。
我舅舅是个特别能干的人,在生下他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前段时间,我妈就是这个样子。
我妈就像个模特,穿着吊诡的中山洋装,表情严肃。
因为村里人都不喜欢她,所以,就用实际行动去反抗她。
可是,她没有反抗,反而选择了默默忍受,也没有选择跳楼自杀。
这种不计后果的妥协,让我难以想象。
那天晚上,我爸就在楼下遇到了。
他看上去挺老实巴交的,也不惧怕我。
他打电话的样子很好看,大概七八岁的样子。
这个时候,父母在楼下的街舞车上,发现了一个危险品尝着。
如果这个时候,我爸抢过他手中的充气城堡,开始徒手把他推开,他肯定会又哭又闹又叫又跳,然后满地打滚儿地撒泼,满街打滚儿。
所以,我爸就趁机对他说:
“儿子啊,你不要摔他,他很危险!”
“别再闹了,你别跟他一起玩!”
“我玩吧!就你这一个,害怕被爸妈丢掉!”
“我也不去!”
在许多人眼里,听话这个词是一个很混蛋的词,在我们眼里,这是严厉的、可怕的,但其实这个词也同样包含着温柔、有规则、有自由,在“不听话”这件事上,有对父母的理解,有对孩子的尊重,有对孩子的关爱,有对孩子的尊重。
那么,听话这个词,我们能够从哪里得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因为言语中透露出来的负面影响?
1、 给孩子自由,孩子才能长出良好的“规矩”
很多父母,因为惧怕孩子有“输在起跑线”的意识,于是孩子一旦不听话,就如临大敌。
而孩子因为“不听话”,家长就控制不了,最终会演变成打骂,用“冷暴力”来解决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默娜·舒尔博士说:“父母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冷暴力”,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打骂孩子更严重。
前段时间,陕西一个7岁的男孩航航从6楼的家中坠落,抢救无效后,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痛苦挣扎,最后选择跳楼自杀。
男孩航航的妈妈是一个强势而有控制欲的人,所以他要求孩子听话。
但他对孩子“许诺”的时候,会说出近乎疯狂的话,一旦说出口的话就像利剑,直刺全身。
他和孩子约定,就算是用刀砍死这个孩子,也不会构成杀人犯,这样的孩子会自杀的!
虽然孩子一再保证不会自杀,但是航航被虐了三次,最后都“不自杀”了。
你看,你说的这是孩子该有的样子,但在孩子的生命教育中,却常常不经意间出现这样的失误,这可能就是源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