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有抑郁症吗?
有心理问题的人,即便他们的心理健康都没有办法得到应有的照顾,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真正的心理问题去获得别人的理解,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情绪去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无助。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我们常见的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不仅会选择逃避,甚至会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因为他们在努力地寻找自己,想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根本就不行,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这里不是没有希望,就是缺少锻炼。
比如,一个抑郁症患者,当他告诉父母说自己想跳楼时,父母并没有认真听,而是在一旁进行批评指责。
他们不会想着如何消除抑郁症带来的心理痛苦,而是认为“反正我没有任何痛苦,你们都说我没用,那我为什么要抑郁呢?”
4. 过分依赖他人
小张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非常懂事,很独立,听话,父母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可是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就会开始出现很多不听话的行为。
比如,当父母对他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他就会十分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怕自己不听话就会受到伤害,甚至反而变得叛逆。
5. 缺乏自信
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小张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就打游戏,吃饭睡觉也要妈妈一喊就吃。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打,吃饭都要妈妈喊。就连穿什么衣服都要妈妈给他安排好,让他选好,他都要父母给穿,有时候妈妈不让出门,他也不想出门。
妈妈带小张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张经常玩游戏,有时候爸爸出差,他也要打电话找,玩的不亦乐乎。
沉迷于游戏的小张就像是一个吸了毒品的瘾君子,每天都会拿起手机,玩游戏,而小红只能选择用游戏来缓解生活中的枯燥乏味。
这个过程中,小张也曾答应妈妈的要求,但后来,小张却悄悄将妈妈的支付密码,都删除了。
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孩子只是单纯的贪玩,因此大发雷霆。
最终,孩子选择用离家出走来逃避困难。
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太多的缺点,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不断进步,以更好的面貌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直接扔掉他的手机,这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孩子也许不会时刻盯着手机,但对我们的教导,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一切言传身教。
有一个男孩曾经对我说:
“每次回到家,爸爸都会陪着我。
但有一次我只顾着玩手机,他却反过来指责我,说是我自己玩,就把手机给我。”
原来,他是因为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这种做法,反而导致孩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父母的言传身教。
有一位网友曾说过:
“手机给了我很大很大很大的方便了我生活中的很多便利,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从手机里找到。
很多时候,我会想,如果手机再有趣一点我会怎么样?”
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我说,真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还不如一部手机呢?
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
不光是大人离不开手机,现在连小孩也离不开手机。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视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举着菜刀跟爷爷对峙,叫嚣着“不给钱就砍死你们”。
原因是他迷上了一款需要花钱的手机游戏,而爷爷不给他钱。
手机让孩子生了心魔,失去了最后的理智与道德自控。
心理学家说:
过度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有损害,孩子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冷漠、自闭、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为。
如果不加以限制,我们辛苦养育、寄予厚望的孩子,极易被手机狠狠吞噬。
一次家庭聚会,两个男孩让我感触颇多。
一个男孩从进门后,往那儿一坐就开始玩手机,根本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爸爸几次催促他吃饭,他“嗯”了几声,根本不动;妈妈于是把水果喂进嘴里,他机械地嚼着。一米八的大个子,像几岁孩子一样被照顾着。
手机就像精神鸦片,将一个孩子原本饱满、蓬勃的精神状态全部吸走了。
而另一个男孩则一直耐心地跟亲戚们聊着天,谦卑地说:“我也在努力学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