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孩子应该打吗?相信大多数家长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即使不打也能让孩子长记性,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每次都要打,就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记住道理,却不能让孩子有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美国的美国妈妈,她们的儿子已经三岁半了,上幼儿园,但是有一天不听家长的话,他们爸爸妈妈一怒之下,就把孩子扔到了幼儿园,回来之后告诉了老师,孩子就说以后再也不跟小朋友玩了,要不就去别的小朋友家玩了。
虽然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也好,家里也好,还是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孩子的安全,可是父母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强势了,这样孩子长大了以后怎么办呢?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了,从幼儿园到家里的路程不知道要不要车一段走,还得过马路,还得听从父母的安排,是不是有点过分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孩子年龄小,在很多家长看来,父母的这种做法和教育对孩子并不公平,只是孩子才不听,只顾着玩儿,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可是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在老师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也不能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
这样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否定,觉得老师不信任他,从而对于父母的教育产生了一种抵抗的心理。如果孩子也形成了这样的态度,那老师也不能站在充分的角度去教育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也会觉得很不公平,内心会产生极度不满。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不能光顾着玩儿,还要懂得学习。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看窗外,不要接触一些在他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父母说,那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是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摆脱心理困境,因为他是需要一个人去适应的,而不是被家长所迫着。他需要一个人去依靠,去面对他,去感受他的心理问题。
2.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问家长,“我怎么才能好起来?”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家长们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采取非常规的手段,甚至会给孩子转学。比如这个阶段的厌学,很多家长会跟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再这样不听话,就再也不让你妈妈带你回家”、“你再不听话,爸爸就不要你了”。这些方法都会让孩子因为担心自己而不敢说实话,因为担心听到的事情被别人说而不敢说。
3.控制情绪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特别是新手爸妈,跟孩子沟通时总是喜欢“曲线救国”,不管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会让他们感到厌烦。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比如说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在一旁看着孩子哭闹,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又开始催促孩子,让他们“抓紧时间”,而这时候孩子的表现就是:拖延。
4.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孩子小小年级的时候,还比较成绩优异,到了中学以后,父母就开始鞭策、催促孩子,想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因此,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巨大的压力,在压力之下的孩子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崩溃。
很多父母会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选择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
1. 物质奖励
这种方式会给孩子很多的压力,孩子当然会出现很强的动力,而父母会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判,比如“你怎么这么笨”,或者是“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恐惧,所以孩子会变得不自信,而且在外面寻求安全感的途径也变得不自信。
2. 人格侮辱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贬低的,从而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不自信,比如说很难相信别人,经常低着头走路,不能和别人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等等。这种对于孩子内心和行为的贬低,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敏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指出和鼓励。孩子在这些话语中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就是“笨”,什么都学不会,从而变得自暴自弃。
3. 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够好”
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会说“你怎么这么差劲”“这个题目又错了”“你肯定是马虎了”等等,这种话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同时也会给孩子的自信心带来否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像一块石头,父母的批评是他们心里的一根刺,是绊脚石,而父母的语言是暴力的利器,他们将孩子慢慢的推向这个槛儿。
孩子会因此变得不爱说话,性格越来越内向,和父母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就要改变了,父母一定要温和地与孩子沟通,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接纳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孩子才愿意和你说真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