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要求太高抑郁

对孩子要求太高抑郁,抑郁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对孩子的性格、身心健康的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但是人不是机器,不能给人设定过高的目标,不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做到一视同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家长们经常反思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01 孩子,优秀是一种习惯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对学习的态度,也就是现在的我们自己,看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朋友,对待任何人,不都是踏实、认真、脚踏实地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自于他们自身的坚持,和他们自己的努力。

1. 对待学习,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

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要知道目标不能定的太多,或者定的太久,这样对目标的执行力会变差。

有时候也会因为某一时刻的不成功,而产生自暴自弃、放弃的心理,在学习上对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孩子对学习产生的一种畏惧感,甚至对学习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有的还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2. 家长施加压力,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们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会产生恐惧感,即使孩子已经努力学习了,但是学习结果也很糟糕,所以对学习的畏惧感就会越发增强,很难让孩子把学习变得出色。

这时候的家长,往往给孩子施加压力,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如果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那么自己的希望是没有的,那么对于学习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3. 把学习与孩子未来的成就绑定在一起

家长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其实是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未来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孩子往往对父母的期望会变得很高,从而给孩子一定的压力,让孩子产生焦虑感。

孩子学习不在状态,导致的结果是成绩越来越差,而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于直接自暴自弃。

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成绩,从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着手,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相信孩子自身的能力,做好孩子的指导,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孩子的厌学情绪,有时候是大人给的压力太大的结果,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给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可是孩子的心理却出现了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孩子厌学情绪,我们该怎么做呢?

1.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

首先,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情绪时,不要打骂,不要讽刺挖苦,不要施加压力,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而是多和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出去旅游、交朋友,给孩子一些健康的娱乐方式,要学会释放压力,放松自己。

2.不要整天盯着孩子,要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机会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成绩,发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就一顿训斥,长时间如此,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心,让孩子充满自信心,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3.不要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俗话说,关心则乱,家长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不要总是拿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避免孩子内心空虚寂寞。

4. 多鼓励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有的时候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比如:孩子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怕见人,怕黑,怕黑,怕一个人睡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家长应该及时发现问题,但要积极配合治疗,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来让孩子消耗掉消消气,转移孩子对学习的注意力。

5. 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允许他和自己进行交流

一个朋友讲述:“我和老公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旅行回来就聊了,我们很少在一起玩,所以他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而我对他却不怎么关注。我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执,有时候孩子对他的成绩好坏还没特别在意,但其实我心里很重,如果他有一点紧张,我都会紧张得睡不着觉。”

高考前夕,孩子心理压力很大,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在紧张的环境下,他虽然很焦虑,但也会很认真的学习。

“经过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主要是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刘称莲认为,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一定是因为生病了。她在门诊里说,这两种情绪有什么区别?“如果孩子是比较轻的抑郁情绪,可以看一下这两种情绪的具体表现,‘你一定要抑郁症,或者觉得跟同学发生争执很不舒服’。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也可以跟他爸妈说,‘你可以考虑一下,你觉得如果同学情绪比较严重,怎么办呢?”

她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小孩跟我讲,有一天他跟他的好朋友出去玩了,回来之后非常伤心,然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饭也不和我们说话,这时候我就问他,你怎么了?他不说话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2-18 上午2:08
下一篇 2023-02-18 上午2:10

相关推荐

  • 18岁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放弃吗

    18岁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放弃吗? 近年来,随着家庭和教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教育18…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06
  • 孩子成绩不好可以留级吗

    孩子成绩不好,是否应该留级? 近年来,留级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心中,留级意味着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重新学习,并且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学业。然而,是否应该让孩子…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哪里

    【求索】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杨海明和他的“杨氏词学厅堂” 学人自述 人生本是很不容易的,而唐宋词人在他们艰难的人生中竟然集体创造了那么灿烂的词文学,并给后人留下了取汲不尽的精…

    2022-06-18
  • 全国的戒网瘾学校

    全国的戒网瘾学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其中一些人成为了网络成瘾者。这些人常常因为沉迷于游戏而忽视学业、家庭和社交生活,给本人和周围的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 带孩子外出游玩的美句

    带孩子外出游玩是许多家长的日常任务,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度过愉快的时光,还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见识。在外出游玩时,家长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

  • 关心不越界心理健康教案

    标题:关心不越界的心理健康教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越界,给其他人带来困扰。因此,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关心不…

  • 孩子焦虑症的表现家长你知道吗

    许多的研究都在告诉我们,幸福健康生活的关键是与真正关心我们的人建立牢固关系。 对于那些不会调节情绪的孩子 – 特别是愤怒 – 他们很难获得友谊,也很难被同伴…

    孩子心理健康 2022-02-22
  • 如何在叛逆期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在叛逆期控制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时期,我们往往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和波动,尤其是在叛逆期,我们可能会表现出各种情绪上的问题,例如愤怒、沮丧、焦虑等等。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

  • 不上学创业会成功么

    不上学创业会成功么? 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上学去创业。一些人认为,这种选择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选择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危险的。那么,不上学创…

  • 抑郁症 遗传因素(抑郁症是否有遗传)

    抑郁症 遗传因素(抑郁症是否有遗传) 抑郁症是否有遗传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抱有肯定的态度,但也有一些人抱有否定的态度。其实在临床科学上没有一种很肯定的数据来支撑某一观点。因为有…

    孩子心理健康 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