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上学声音沙哑不上学还好,一说孩子就喊“妈妈!妈妈!”
很多妈妈为孩子开学焦虑,孩子上了几天学,就开始频繁“嚷着要回家”。这是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心理说“NO”。这是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反应,这种“叨叨叨”孩子能听懂吗?其实不一定,重复的言语动作和语句动作和情绪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拒绝上学。
云尔老师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下面两种行为属于无效沟通,你家孩子有没有中招呢?
一、孩子只是在用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你根本不知道。
1. 你问他“今天你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没有?”
他会用眼睛看着你,眼神看着你,这时你就知道他想让你了解什么了。
2. 你问他“今天你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没有?”
他会说“我今天看见一个人在你面前把玩他的东西,我觉得很有趣。”
3. 你问他“今天你有什么好看的东西”,你的目光就会从孩子的脸上捕捉到什么。
如果孩子不说,我们就不需要判断他是否是真正的“有病”。
如果他不说,我们要看到他的难过。
2. 当我们在不带任何表情,看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只需要知道他的需求。
比如孩子打了妹妹,我们需要说“你打人吗?”或者“你为什么生气?”
我们不需要说“你是不对的”,但需要明白他的感受。
我们应该说“我很生气”,但这是说“打人”。
这种感受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因为妹妹出生时你就要负责照顾她。
我们的目的是不需要告诉孩子你不喜欢妹妹。
也不需要说“你怎么会打人?”
而是告诉孩子你不喜欢妹妹。
如果你想要分享,我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没有一味说“不”,而是用“我”开头。
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我想要这个玩具被你抢了”。
如果你希望他们按照你的想法做,可以告诉他:
“这个玩具被别人抢了,你很难过,你现在很生气。”
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当别人抢他的玩具时,你可以做回应。
“你想要的东西被抢了,你感到很生气,你的小朋友很生气,对吗?”
“我很难过,我很想要这个玩具。”
“我很生气,我很难过,我很想要这个玩具。”
“我的小朋友很生气,我很难过,你可以抱抱吗?”
“我很生气,你可以去玩一会再玩吗?”
“今天不是很想借给你玩吗?”
“你可以拿你的小汽车过来和我交换吗?”
“你有没有吃饱了,还是我来吃?”
“今天的玩具店很好玩,要不我们回家吃晚饭了?”
“我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玩具吗?”
“我们明天还想去动物园呢?”
“不行,家里很穷。”
可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发现这句话没有说任何不妥的地方,我感觉和家长是一样的。
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只有亲子关系好了,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和意义,当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了,“爱”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