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 抑郁症
2007年,一名抑郁症患者 刷微博被粉丝“误认为是得了精神病”而选择自杀。
“你知道的,我昨天就听说过,那个女孩为了自杀前就哭着跟自己的父母说‘我死了你才看见的’。”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这是多么美好的生命!
抑郁症是精神类疾病,不一定是在青少年时期。根据精神科医师统计,在青少年时期就可能患上各种精神疾病,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抑郁症并不是情绪化的疾病,它的发生是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特殊反应,这些变化会导致大脑持续产生神经递质的变化。一旦得了抑郁症,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抑郁症都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变化,从而引发情绪的变化,使得整个人的状态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面对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沟通方法是首要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
积极倾听他们的诉说,而不是漠视他们。
如果你也有抑郁症,不妨试试这个办法。
以朋友的姿态来交谈,可以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直接,可以提供建议。
不要认为你的建议会影响你的感受,不要过多地考虑你自己的感受,这些事情要有一个解释的过程,不要轻易地被人否认。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需要别人的理解,被接纳和尊重。
这样的谈话,才会让彼此双方都感到被尊重,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温暖。
养育孩子确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我们要明白,幸福不是由别人带出来的,而是自己孕育出来的。
父母的内心需要有自己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是一种不尊重,也是一种控制。
尊重孩子,就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重视,而不是只有他的分数。
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也会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是因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从情感,只是单纯地传递了父母高高在上的想法。
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自己的小时候的趣事,还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的青春期的糗事。
为了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在聊天中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话题,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个开放性的人,让孩子说出来。
身为父母,也不一定要让孩子什么都跟我们分享,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秘密。
孩子的秘密也不一定都是坏事,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能一味地进行“窥探”。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开放的心,这是对他们自主成长的极大尊重。
父母也要多说一些青春期的名言警句,少说一些,让孩子对青春期充满感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