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没朋友而不上学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个案例:
小峰从小长得比较漂亮,但是小峰却有个非常奇怪的症状,特别“反常”。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他父母一直不放心他一个人在院子里待着,也不知道孩子会去哪里。就给他报了一个跆拳道班,每周还得去上跆拳道课。
小峰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在家照顾他。小峰就只和爷爷奶奶生活。
在小峰5岁时,小峰父母发现了他的异常。
爷爷对小峰说:“你不好好学,以后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
但是小峰的爸爸妈妈妈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以为孩子上了学,成绩就会好起来,于是就在家中的各个地方给孩子报了补习班,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
后来小峰的成绩还是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父母就开始责备小峰的不争气,甚至打骂,这样的结果是小峰没有学习的动力。
他的爸爸妈妈说:“小峰是个难得一见的孩子,成绩都没上去,现在不去上学了,在家里能好好地睡大觉,我们做什么呢?”
这时小峰的爸爸妈妈妈突然想起了,怎么和小峰说学习,说这些都是为了小峰会考上一个好大学,说这些都是为了他好,可是小峰的心理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爸爸妈妈根本就不关心他,总是在强迫他学习,他内心不想,于是他就用不去上学的这种方式来反抗父母,当时他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还是坚持己见,他觉得不能让孩子太早去上学,太晚去上学会导致他的身体受到伤害。
于是小峰爸爸对小峰爸爸说,“我也要去上学,不让他们带着他出去玩。”
小峰妈妈听了以后说:“我感觉他们就像是上了发疯一样,说他们就骂他们,他们就跳楼,说他们不懂得感恩,说他们为了他们把他们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齐,他们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他们。”
为什么很多孩子的反应跟父母相似?
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觉得“应该”的界限感缺失了。
在父母的模式里,他们是被父母的价值观念支配的。
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让他们感觉到不安全。
所以他们就会表现出各种退行行为。比如在学习上偷懒,敷衍了事,作业完成得不好,以此来获得自我安慰。
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的参与,他们很难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未来很难管理自己的人生。
2、被忽视
心理咨询师指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建立起对规则的认知,放任自流,让孩子在错误的认知中反复。
1、孩子会变得胆小
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时,孩子会产生过度紧张,长此以往的孩子会出现自我保护意识,导致他们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更加退缩,遇到困难时,更加退缩。
面对挫折时,孩子会丧失掉以庸人的自信,难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长大后遇到问题更加不敢面对。
2、忽略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总是会忽视孩子的感受,一味的去打击、批评孩子,甚至要求孩子改正。
在父母看来,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切,自己只有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孩子才会慢慢变得优秀。
但这种行为,其实是错误的,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只有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3、把孩子和“其他人”进行比较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进行比较时,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标杆,总是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每当听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父母就会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
这样的话让孩子一方面失去自信,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嫉妒的心理。
父母的比较,给孩子带来了一种压力
,他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比别人优秀,这是他们自以为能够达到的状态。
4、忽略了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很多父母第一反应都是:“你怎么这么笨?”
事实上,孩子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而已。
有一位家长就很擅长用夸孩子来形容孩子,他说:“你看,这孩子在写作上特别厉害,连老师都说他这个字写得比别的孩子好,他都没有接受,但是别人都能写出这样的字,你却只写得这么漂亮,所以他觉得不开心。”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要懂得用语言表达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你这个字写得比别人好,你可以对他说,你在班级数一数二,我这个字写得就不是特别好看,但是你在学校有其他的闪光点,你在老师的心中都是很棒的。”
三、赋予孩子爱的力量
父母要赋予孩子爱的力量,让孩子明白爱是责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