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现在人们出门时可以不带钱,但不带手机是万万不能的。
除了睡觉,仿佛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不少孩子从小就开始玩手机,甚至比有些成年人还玩得溜。
前不久跟朋友聚餐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刚吃两口菜就放下筷子,然后向坐在旁边的妈妈要手机。起初妈妈并不愿意满足孩子的要求,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吃饭,但是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妈妈妥协了,慢吞吞地从包里掏出手机。孩子拿到手机的那一刻,瞬间停止了哭泣。
其实,关于孩子要玩手机,父母无非就是两种态度。
第一、父母怕孩子生气不高兴,即使自己内心很抵触,还是选择让孩子玩手机。
第二、这类父母比较有原则,想到玩手机给孩子带来的种种危害,因此杜绝孩子玩手机。
关于这两种情况,分别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的孩子会养成习惯,觉得自己可以玩手机,因此会不断地延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世界甚至无法自拔。比如最开始是玩半个小时,后面就变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久。
第二种情况的孩子会感觉比较委屈,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爱他,连玩手机都不允许。即使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也会想办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玩手机,主动凑过去看,或者等父母把手机放在一旁时,孩子偷偷地玩父母的手机。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花了十年的时间关注100名孩子,结果发现其中50名很少玩手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几率远超另外常常玩手机的孩子。因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毁掉一个孩子,一部手机就够了。
那么,孩子要玩手机,父母应不应该满足他呢?要解决这个疑惑,我们首先就需要清楚地知道手机带给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身体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对孩子的视力颈椎和睡眠都有所伤害,同时容易伤害孩子的脑神经。
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各种姿势层出不穷,歪着躺着窝着,找到自己舒服的姿势来回切换,因此孩子的脊椎弯曲,走路看起来都不挺拔。长时间玩手机的孩子,眼睛近视的几率也会比较大。
英国华威大学杰勒德·凯都博士也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2.影响思维模式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孤独、偏执。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群孩子在一起嬉戏玩耍,其中一个、两个孩子躲在一旁玩手机。
习惯一个人玩手机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缺乏与人交流,反应会变得迟缓,语言组织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
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父母,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减小危害呢?
让孩子离开手机的“三大制胜法宝”
1.家长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有的父母下班回家,一进门就掏出手机,然后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说话也没人搭理,仿佛没听见一样。
既然父母有空就玩手机,自然也会激发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所以,要想避免孩子沉迷手机,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少玩手机,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2.多陪孩子,增加亲子互动
曾经,我跟朋友探讨过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朋友觉得孩子也不能干坐着,不玩手机就会到处乱跑。不少父母为了解放双手,拥有自己的悠闲时光,于是给孩子一部手机,于是各自愉快玩耍。
但是,如果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比如陪孩子一起玩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这样孩子还有兴趣玩手机吗?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里做游戏、一起看绘本或者是外出游玩,不仅会让孩子远离手机,还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亲子关系的发展。
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作为成年人,往往我们一闲下来就会想到玩手机,孩子又何尝不是呢?如果家长让孩子“有事可做”,自然也就会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如果孩子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健康的兴趣爱好中,当他从中获得愉悦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度就会大大降低。
你会满足孩子玩手机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