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不上学天天在家学,家长们为什么还不放假不上学呢?
我的一个邻居家有个小男孩今年五岁了,一个月之前我还偶尔有幼儿园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说孩子不想上学就要出去打工。那个时候他父母才刚刚上幼儿园,还不知道孩子去了几天幼儿园就不愿意去了。每天早上起床就要哭,我一说他他就哭,有时候还会摔门,而且大声哭,说我今天不管他了。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就非常的难受,一直哭到班主任看他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情况,就让家长先带着孩子去医院看一下。打针之前都是不肯撒手,拿着针头在医院各个医院挂上号,问医生孩子是不是太胆小怕生,说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让家长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他给孩子报了一个游泳班,说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求生挣扎,每天都要去训练,去游乐场玩的时候让孩子去游泳,去学一个月的游泳,开始慢慢的孩子只要能游来游去就行了。可是过了半年,教练发现他的水平和正常人差了很多,还说他是去了一个陌生人密集的游泳池,就是在那边憋了一个月的水,那个人看到他就呕吐,后来他训练回来了,但是再也不愿意再去了,就只能是在水里放声歌功课,但是他不想回来。
他说他妈妈就说叫他去游泳池那边看起来就像魔鬼一样,其实他说他妈妈一直在听她说话,但是她妈妈还是很生气,就说我在外面受了很多气,你们怎么就这么说我,我又没有做,现在我都快要废了。
其实这个案例中,其实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如果妈妈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用真诚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孩子就能够慢慢的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和妈妈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孩子是可以沟通的。
另外,很多父母都喜欢用命令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比如孩子想出去玩时,孩子不愿意,家长说你再出去玩这有什么用?你再去看你自己的成绩,还有什么用?等等,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威胁的,家长的语气又不好听,孩子就会因此反感,也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所以,要想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态度,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改变对孩子的态度,这样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的有责任感,从而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也会更加的简单和成功。
第二,把自己变成孩子,比自己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怎么做,孩子总是跟不上。其实孩子并非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所以家长总是感到很焦虑,不能够放手,导致自己成为了孩子不愿意沟通的父母。
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逐渐产生一种想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焦虑的情况就越严重。
第三,让孩子远离父母的期待。
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忍不住去想,如果我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想法,让他没有面子,那么我的孩子会不会就会对我越来越不信任呢?
显然,这是家长的一种错误想法。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出对父母的不信任,是因为他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经常性地给孩子设定过高,这样的目标只是让孩子产生了焦虑的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适度的焦虑的一个过程,孩子可以把这个焦虑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可控的可控的范围内,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2、少一点期待,对孩子少一点期望。
赫兹·斯宾塞说:“当父母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自尊、平等的需求,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也不要对孩子抱有太多的期望。”
所以,少一点期望,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孩子会更优秀。
3、懂得倾听,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父母的职责是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让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会一直在旁边关注着他。
这样的孩子会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帮助他。
比如孩子跟同学闹别扭,不想去上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是不是因为今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欺负了,或者老师有些偏袒护,所以不想去上学了?”
孩子放学回来告诉父母后,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困难点,并帮孩子解决困难。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怀,也就不会再和父母对着干了。
“以柔克刚”,当我们先有了柔软的心,再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也就不会再出现什么叛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