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失眠与焦虑抑郁症
不少年轻人从童年起,就失去了学习与生活的期望,从此失去了去世的机会,仿佛时光从一天的指缝里溜走。
前几天,办公室里一位男孩儿病倒了,学校给他办理了休学手续,老师说他“抑郁症”,让孩子用手机查题。
孩子对这个理由很难理解,他的话很轻,并不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只是敷衍了几句,没有回答他的提问。
因为之前,男孩儿的父母一直对他很严格,因为不给买手机,男孩儿就想尽各种办法去偷。
这次,他的父母把他的手机没收了,男孩儿便在家里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
没想到,几天后,男孩儿发现自己的手机被偷走了,于是就去偷东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半夜偷玩手机。
孩子现在的行为,看起来是厌学,实际上是情绪问题。
他整天情绪低落,不开心,不说话,不出门,不出门,就这么一直在家玩手机。
在这期间,父母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孩子是贪玩,最后因为玩手机,孩子彻底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变得厌学,放弃了生命。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父母错误的教育,让孩子远离成功的道路
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父母的打分量过一次,你会给父母打多少分?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95分,我过90分,我妈拿我的错误还老是批评我,肯定我,我有一次还真拿了30分。
父母总是说:孩子犯错误,就要给孩子一个教训斥,有一次我在喝完牛奶的时候,孩子从桌子上跑到了我的身边,跟我说:“妈妈,你别喝啦,我觉得你在不对我好,不关心我!”
妈妈却说:“你这孩子我都跟你说过了呀,你都不听,你就别喝了,我还得喝呢。”
我没有在意,就想着找借口再继续喝完,妈妈以为我在外面受委屈了,我就气急败坏的说:“你都不想想看,我还不想喝呢!”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我们生活中的错误,从来都不是我们主观上想要去改变的,而是我们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自我作的评判。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尤其是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因为年龄的力量比较小,所以内心会更加的脆弱,也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
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父母的行为和话语都应该是孩子在心目中的重要反映,想要孩子做出改变,就要先要我们自己改变。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包容,是理解,是理解。
相信在父母的心中,所有的孩子都是爱的,如果没有得到他们的尊重,很多的教育方法无从下手。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给孩子搭建一个美好的小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搭建一个美好的小世界吧!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的开心快乐。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